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下路镇龙河边的峭壁上,散布着密集成群的长方形崖洞。1000多年前,当地人就在这里,虔诚地将逝去的先辈放入棺木,埋葬于依山傍水的崖洞里。
崖棺,作为来自远古先民独特的丧葬方式,一直被众多谜团所围绕。这里的墓主人究竟是何身份?人们又是如何将棺木放进峭壁上的崖洞的?
5月23日,“走进考古现场——石柱黄岩崖棺群”活动在石柱举行,记者随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专家以及20多位志愿者,乘车4小时,穿过野草丛生的曲折山路,走进位于石柱下路镇龙河边峭壁上的黄岩崖棺群,探寻远古的秘密。
墓主人是谁?
僚人留下崖棺葬后逐渐汉化
一边是刀削斧劈般的悬崖峭壁、一边是湍急的龙河水,稍不注意,就有从崖壁边掉下去的危险。记者在石柱下路镇黄岩崖棺群现场看到,50多米长、30多米高的峭壁上,有近20处崖洞错落放置、层叠如方形蜂巢。这些崖洞均呈长方形横穴式,大都近2米宽,高0.60米,深0.60米。
这些崖洞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林必忠说,它们属于崖棺葬,是悬棺葬的一种,先人曾在峭壁上开洞,放置死者棺木。
体积如此小的崖洞,又是怎样放置人的棺木的呢?林必忠解释,以前,当地人去世后,会将遗体放置至风化腐烂,然后将白骨捡到棺木中,再放进崖洞里,属于“二次葬”。
据林必忠介绍,事实上,石柱黄岩崖棺群只是龙河崖棺群的冰山一角。据初步统计,龙河上中游两岸的峭壁上有崖棺葬100余处,2000余穴。
据《朝野佥载》、《溪蛮丛笑》记载,历史上只有僚人(今仡佬族)有崖棺葬俗。因此,考古学家判断,崖棺葬俗是僚人迁徙而带来的。
“唐宋时期,分布在贵州的僚人沿着溪流到了湘西,然后再到鄂西,鄂西就和现在的石柱接壤,其中一支仡佬族就进驻在石柱,定居在石柱龙河流域。”林必忠称,根据他们的习俗,僚人在所经之地的崖壁上都留下了崖棺葬遗迹。沿龙河镇以下不见崖棺葬踪影,说明僚人到这里后没有继续往西、往南顺河迁徙到长江沿岸,而是在龙河镇一带与当地的汉族居民融合并逐渐汉化。
关于墓主人的身份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崖棺葬并非富族或部落首长专用,因为当时龙河流域的僚人只有数千人左右,目前发现的崖棺葬也有上千穴,可以看出崖棺葬是当时该地区一种普遍的墓葬现象。”林必忠说,不过,可以推测的是,崖棺密集的片区,应该是一个家族群落关系。
为何要葬在高高的峭壁上?
葬得越高越孝顺
先人们为何要把棺木悬在峭壁上?时至今日,这个千古之谜仍然困扰着考古学家们。
林必忠告诉记者,古人崖棺葬的观点主要有“山岳崇拜”、“彰显身份”、“图腾崇拜”、“弥高至孝”、“子孙高显”等。其中,较为可靠地说法是“弥高至孝”。据《朝野佥载》记载:“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搁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踏歌,亲属饮宴舞戏,一月余,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
“这表明,崖棺葬是当时僚人的一种重孝葬俗,在他们看来,先人的棺木悬得越高就越孝顺。”林必忠认为。
棺木是怎么放上高崖的?
低处有可能使用搭架法
古人是如何将棺木放在绝壁之上的?这似乎也是崖棺葬永恒的疑问。
活动当日,记者与部分自愿者一起,通过绳降的方式触摸绝壁上的崖棺。崖壁上一人拉绳,崖壁下一人放绳,不带任何东西,升上8米高的崖棺旁边,已是汗流浃背,惊魂失魄。
林必忠告诉记者,目前,考古界对于古人放置棺木的方法有多种解释:一种是搭架法,就是从下往上用木条搭成脚手架,便于攀爬;一种是栈道法,利用栈道将棺木层层抬送上去;第三种是“从上往下放置”法,即从山崖背后或其侧面将棺木运至山顶,再利用机械装置将其运送至事先凿好的墓穴或选好的天然洞穴;此外还有“从下往上”法、垒土法、用船装运法等。
记者在石柱黄岩崖棺群现场看到,崖棺壁上有较为明显的开凿痕迹,有的崖棺洞穴下面还有用于插木桩的小石洞。林必忠称,此崖棺群可能就是使用的搭架法。“不过此方法只能限于低处,较高处如何操作,还不得而知。”
小贴士
看黄岩崖棺线路
从主城出发,经人和上沪渝高速公路,过长寿、垫江、忠县,到石柱县城,再有约10分钟左右的车程就能到石柱下路镇。到下路镇后,往龙河边的山路步行半小时,即能看到石柱黄岩崖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