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自去年启用“农村征信系统”以来,已为99%的农户建立个人电子信用档案,系统内客户信用贷款余额达到4.08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帮大忙了。”说起“农村征信系统”,何道刚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何道刚是界石镇钟湾村的养鱼大户。近日,他家养殖的彩虹鲷即将上市,鱼饲料需求增大,急需8万元资金购买饲料。邮政储蓄银行巴南支行在查询农村征信系统后,认为何道刚符合信用贷款条件,很快就将款项发放到他手里。
巴南建立“农村征信系统”的初衷,就是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一方面,因农民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很难从银行获得抵押贷款;另一方面,因农村地区信用中介服务落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落后,农民更难获得信用贷款。
要想在农村地区推行信用贷款,首先得有农民信用数据库作支撑。去年,巴南区政府与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联合开发覆盖全区大部分农户的“农村征信系统”。这也是继浙江丽水、广东茂名、福建莆田、广西百色之后,国内第五个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试验区。
记者看到,“农村征信系统”共涵盖了农户基本信息、非银行信用信息、银行信用信息等六大类、172个小项。
打开任何一个农户的征信数据库,不仅可以看到他的信贷、还贷信息,还可以看到他的收支情况、经营情况、带动农户情况、受表彰情况,以及医保、养老保险、是否有违法行为等,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巴南区金融办主任叶奇认为,他们之所以能采集到这么详尽的农户信息,主要是因为他们整合了金融机构与该区农委、林业、国土、社保等政府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对大多数农户而言,金融机构都可以通过综合上述各方面信息,作出信用评价。
据叶奇透露,巴南虽是全国第五个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地区,但信用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等指标均优于前面四个地区。其主要原因,就是巴南区政府还配套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该区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民信用贷款贴息。与此同时,该区还开展“信用村”评选,贷款业务达到要求、不良贷款率低到相应指标的村可被评为“信用村”,获得更高比例的贷款贴息。截至目前,该区已有17个村被评为“信用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