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武隆县仙女山镇石梁子村村民黄和良一大早便忙开了:这一天他的任务很重,不仅要在自家地里干活,还要去丈母娘那里帮忙,喂猪、砍柴什么的。但黄和良不觉辛苦,反而乐在其中。
“奋斗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靠着搬迁脱了贫,能不勤快点?”他笑眯眯地对记者说。
从高山上搬迁下来,老光棍也娶上了媳妇
黄和良年近60岁,过去住在石梁子村边远掉角的高山上。石梁子村由4个村合并而成,地处“高山大箐石旮旯、红苕洋芋包谷粑、要想吃碗白米饭、除非坐月生娃娃”的高寒山区,直辖之初人均年收入只有300元,真是穷得叮当响。
在这样的条件下,有点想法的人都外出打工了。黄和良也想出去,但他身体有点残疾,无奈只好留在村里,在高山上的土地里种点红苕糊口,家里一年的收入不过1500元。
“那时住的是茅草屋,家里锅盘碗灶都不齐,相过几个对象,一看我这条件,都说考虑考虑,结果就没了音信。”黄和良回忆道。
几十年里,黄和良的邻居陆续结婚了,甚至邻居的小孩也长大结婚了,但他始终是光棍一条。
转眼间,黄和良已经50多岁了,他以为自己这辈子只能打光棍了,但人生却掀开了新的一页——2009年武隆县开始推动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地处偏远的石梁子村成为重点区域,黄和良也成为了搬迁的“幸运儿”。
就这样,他从高山上搬到了黄家大湾安置点,这里条件相对较好。每到夏天,黄和良就把房子租给侄女黄静开餐馆,年收入约2万元。生活条件好了,周围人对他也高看一眼,侄儿媳妇给他介绍了对象,结果一眼相中,黄和良终于完成了30多年来的“夙愿”。
过去天天苦日子,而今就像掉进蜜罐里
“我们那里,原来有几个老光棍,但搬迁之后都找到媳妇了,黄和良就是其中一个。”在黄家大湾搬迁点,村民冯亿龙指了指老黄的房子,对记者说。
实际上,在搬迁点可以找到太多像黄和良这样的典型,搬迁前,他们过着苦日子,而搬迁后的生活就像掉进了蜜罐里。
冯亿龙就是其中之一。过去他在高山上开着一家药店,家里10多亩土地,看似生活还不错,但实际上由于家里缺少劳动力,两个女儿又太小,一家人的生活经营得很辛苦。“主要收入是种烤烟,全家人每年收入也不过1万元左右。”他说。
搬迁后,冯亿龙搭上了“避暑经济”这趟车,每年夏天光靠出租房屋就有10万元收入,另外他还干着自己的老本行——开药店,每年也有3万元收入,现在一家人的生活可谓“吃穿不愁,还有富余”。
57岁的村民黄合林同样如此,过去他们一家4口挤在一个45平方米的破旧土木房屋里,由于房屋单独坐落在山脚,2010年前一直未能通上电。这样的生活一直熬到2011年,黄合林一家人实现了生态搬迁。他抓住商机,将闲置住房装修成为接待游客的家庭公寓,现在全家年收入10万余元,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搬迁安置点搭上“旅游快车”
老黄的新家宽敞明亮,尽管家当还不是太多,但看上去干净、清爽、井然有序。记者在黄家大湾这个搬迁安置点走访了几户人家,发现他们几乎都是从高山边远的地方搬过来,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石梁子村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这个安置点过去条件也不好,农民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增收难,并且不通电视、不通广播、不通电话、不通商贸,给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困难。
“旅游是个富民产业,随着仙女山旅游越来越热,我们村和仙女山镇都一致认为,要通过发展旅游服务,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改善基础设施。”这位村干部说。
镇里的建议得到武隆县的首肯,于是该县投资2000余万元,其中易地扶贫资金168万元,整合交通、水务、建委、新区建设等部门资金1832万元,实现了路、水、电、广播电视、通信、广场、公共厕所、便民服务店、农家书屋、医务室、幼儿园等功能设施配套完善。
基础设施改善了,原有的居民加上从高山搬迁而来的106户336人,使得黄家大湾成为了一个新兴的集中居住点,旅游配套服务随之发展起来。目前,黄家大湾生态扶贫搬迁点106户中从事餐饮行业的有48户,季节性出租房屋的42户,其他行业的18户。
2012年,黄家大湾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达2.5万元,其中89户人家年纯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更有3户人家年纯收入达到40万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