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文峰塔山山脚下。一截不到50米的石板路,连着一段高低不平的土路,静谧荒凉。许多人都不知道,这儿曾经人来人往,店铺林立,“洋火厂街”的名号更是远近闻名。
在如今江北区方志馆馆藏的1993年版的《重庆市江北区志》有这样的记载:“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朱元海即在溉澜溪创办丰裕火柴厂……”“丰裕火柴厂是‘洋火厂街’的第一家火柴厂,重庆自己造的第一根火柴就出自这里。”4月11日,江北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江春葆向记者讲述了这段几乎被人遗忘的历史。
吊脚楼里点燃第一根重庆造“洋火”
洋火厂街尽头,是一条河沟,河沟的一侧,残垣断壁破烂不堪。江春葆介绍,据考证,1890年,朱元海创办的“裕丰火柴厂”就在此处,当时的厂房只不过是河沟边上的几处吊脚楼。
“在裕丰火柴厂之前,重庆的火柴主要由广东等地输入。”江春葆介绍,“洋火”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对“柴”的使用。但当时,火柴是外来品,一般只有达官贵人或有钱人才用得起火柴,普通百姓家依然在火镰敲击燧石取火。
“重庆造火柴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江春葆说,“由于在本土生产,原料和人工都出自重庆,成本降低了很多。重庆造火柴的售价仅是外来火柴的十分之一左右,这就让普通人家也用得起了。”
从“裕丰火柴厂”开始,又有十几家火柴厂先后在此处创办,由于当时称火柴为“洋火”,人们逐渐将此处称之为“洋火厂街”。
打火机的出现让“洋火厂街”走向没落
2011年,重庆地区最后一家火柴厂、具有118年历史的合川火柴厂破产;而早在上世纪50年代,“洋火厂街”在走过清末民初的鼎盛后,就开始日益萧条。
“多的时候啊,这儿有火柴厂及配套厂家近20家,从业人员近千人。”江春葆介绍,火柴行业的兴盛,带动了印刷,包装等行业的繁荣,一度让“洋火厂街”成为重庆地区“好工作”和“好收入”的代名词,“此后,洋火厂街的老板们又先后在重庆周边地区创建了许多火柴厂。”合川火柴厂就是在1893年,由“洋火厂街”的一家火柴厂的老板到合川创立的。而重庆火柴厂也是一个名叫刘鸿生的商人在抗战期间学习和创新了“洋火厂街”的火柴工艺后在綦江创办的,其生产的“大中华”火柴,成为当时重庆最响亮的牌子。
只是,曾经的辉煌在打火机闪起的火苗中很快烟消云散。《重庆市江北区志》记载,1956年,原市中区废品整理组更名为重庆东方金属冲压合作社,开始生产打火机。火柴随后逐渐被打火机取代,“洋火厂街”也日渐萧条,直至最终废弃,只留下今天的石板、尘土、断垣残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