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记者从全市畜牧兽医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上获悉,未来五年,我市继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将通过集中投入的方式,建设20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进一步改善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全市粮食安全。
“十二五”以来,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共投入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12亿多元,改造治理农田面积110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总面积达31万亩,建成了潼南鱼溅坝、大足龙水、南川石墙、垫江曹回等众多万亩级高标准农田,为各地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后,高标准农田建设仍将是我市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重点和中心工作。”市农综办主任刘念慈表示,未来五年,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除了配套建设特色产业基地100万亩以上外,还将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于建设200万亩以上的高标准农田。市里将按照连片治理的方式,实行规模化投入,重点向粮油重点县等倾斜,力争2-3年,在全市建起几个数万亩级、有较大影响的项目区。
“不同于以往,今后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将运用更多的科技措施,也将更加注重‘生态化’。”刘念慈说,未来五年,在推进项目区建设的同时,市里将每年投入4000万元以上的科技费用,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预计每年实施的市级集中科技推广项目就会超过40个,项目区优良品种覆盖率将达到98%以上。此外,项目区还将加快标准化生产步伐,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