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太好了!”4月8日,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哈佛大学教授、《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来渝访问,当看到重庆日报在今年1月24日刊登的关于《邓小平时代》一书的专版时,激动得连声称赞:“大家给我这么高的评价,我很高兴!”他表示要收藏这一专版,带回美国。同时,他认为这本书在中国的畅销,说明了中国对改革开放十分重视;他还认为重庆这个邓小平的政治启蒙之地,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谈重庆 一代伟人的政治启蒙之地
《邓小平时代》一书写道,邓小平青年时代在重庆曾有短暂停留,比如他参加了重庆抵制日货的运动,随后又参加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为留学法国做准备。
“重庆是长江沿线的重要城市,也是许多进步青年交换信息的重要地方。”傅高义说,五四运动点燃的爱国运动之火,也通过长江航运到达了重庆。
“我相信邓小平从广安到达重庆后,开阔了眼界。”在傅高义看来,这些对他日后从事革命事业,有启蒙的影响。
“重庆的特殊性值得研究。”傅高义说,经他调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留学法国的中国人,来自四川的比较多,而这些人,大多在重庆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学习过,“而且这些人中的部分人,后来也积极投身到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中去。”
谈畅销 中国大卖,美国销售平平
自今年1月18日上市以来,《邓小平时代》在中国已热销近50万册,这出乎傅高义的意料,不过他坦言,在这本原本写给西方人看的书,在西方却销售平淡。
“到目前为止,在美国共销售了两万三千多册。”他有些遗憾地说,也许是定价太高,一本书要40美元,另一方面,他认为,是电子书分流了部分读者。
不过,他说这本书的存在还是很有必要。“我耗费10年时间,来采访来研究中国,目标只有一个——中美关系需要进一步沟通。”他说,很多华盛顿的政治家、官员看过《邓小平时代》,表示这样研究中国的书应该多一些。“一些美国知识分子也好奇中国现在的情况,以及人们的真实生活,这本书可以拉近两个国家的关系。”
谈改革开放 通过了解中国,来了解美国
为何一个西方人要写作中国?在傅高义看来,一个人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国家,就需要走出去,多了解国外的事情。作为一个美国人,“我从对中国的研究中,尤其是对改革开放的研究中,收获很多。”他直言,在对中美发展的对比中,他也更清楚美国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是很难的事情,有人认为,这是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必然发生的事情,但事实上,是邓小平推动的。我写作这本书,也是希望中国现任领导能坚持改革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