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人物杂志第8期封面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张忆耕
深谋远虑的振兴韬略
在新世纪走到第三个年头时,国务院正式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定为我国的战略决策。2004年,被称为“东北振兴元年”。这一年,李克强走马上任辽宁省委书记,正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外界更加瞩目:这位以实干著称的改革者,将为辽宁带来怎样的变化?
据辽宁省委工作人员透露,从2004年12月13日上任之日起,李克强就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全省调研活动。他的包里总是装着一张辽宁地图,仅用15天就跑遍了全省12个地级市和沈阳、大连两个副省级城市,“几乎是一天一座城市”。
此时的李克强正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谋划着辽宁的发展规划。“以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和新的重要增长区域为目标”,“抓住‘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三个重点振兴辽宁”,这一大思路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要住房,找克强”
沿着一条狭窄、坑坑洼洼的小巷道,李克强疾步走进抚顺市一处名为莫地沟的棚户区。据说,这里已经连续5年没有人家娶新媳妇了。谁愿意把女儿嫁到这里呢?低矮破败的房屋密密麻麻连成片,没有公共排水、供热、供气设施,墙面随处可见巨大的裂缝,靠着木头支撑才勉强没有倒塌。李克强走进一户人家,当他握着户主的手询问生活状况时,发现即使在室内说话都呵气成霜。户主告诉他,已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因为房屋年久失修,屋内外温度相差无几。这天抚顺的气温是零下29摄氏度。
这是李克强上任的第12天。撇开手头纷繁的各项工作,他首先选择走进生活困难的群众中,从百姓最期待、最关心的事做起。
也正是在莫地沟,李克强目睹了近千居民共用一个简易厕所的情景;眼见一位老太太裹着棉被蜷缩在冰凉的土炕上冻得瑟瑟发抖;看到一家6口挤在二三十平米的陋室中,两个儿子都失业在家……眼前的景象让李克强又震惊又心痛,他对随行的工作人员说,政府有些困难,咬咬牙可以挺过去,可对于生活在贫困中的老百姓,有些困难靠他们自己是熬不过去的。
李克强清楚地知道,眼前的这一幕并非莫地沟一处独有。上世纪末中国改革进程持续推进,辽宁和所有传统工业省份一样经历了阵痛:大批工人下岗,很多人栖身于这些“棚户区”,成为城市中最贫困的群体,全省像这样的棚户区居民还有近百万人。
临别前,李克强向莫地沟居民承诺:“现在你们的房子都是东倒西歪、破破烂烂的,等我下次来,砸锅卖铁也要让你们住上楼房!”话音刚落,一位大娘高兴得直拍李克强的肩膀。李克强紧接着加重语气说:“要是实现不了,你们就都来骂我。”
4天后,投资超过180亿元的棚户区改造被列为辽宁全省的“一号民生工程”。“虽然我们的财力不足,但是已经到了下大决心的时候。”李克强对官员们说,“即使中央的政策争取不到,省、市的政策也要出台。”沈阳一位基层官员激动地说:“见亮了!”
不到两年时间,辽宁就拆除棚户区房屋1212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房1931.5万平方米,安置棚户区居民34.5万户、120万人,基本完成了5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要住房,找克强”成为一句民谣在辽宁流传开来。
如今的莫地沟,旧貌换新颜,每个人都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从山东远嫁而来的谢素琴,因为不愿意让娘家人知道自己艰辛的生活,不敢邀请他们过来看看。“棚改”后,一家人搬进了55平米的新房,谢素琴第一时间给妈妈寄出晚了10年的家信:“今年过年,我一定回家看看您,也接您回来住几天。”这个曾经让女孩子避之不及的地方,也在喜庆的鞭炮声中,迎来了22个新娘。
据统计,李克强主政辽宁期间,全省共改造城市棚户区2910万平方米,被联合国人居署称赞为“世界奇迹”。
变“输血”为“造血”
“安居”问题解决了,这还只是第一步。辽宁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下岗失业人员多,就业再就业压力大,仅国有企业下岗并转人员就有178万,全省“零就业家庭”多达14万户、24万人。如何变“输血”为“造血”,不让困难户成为“等靠要户”,成为李克强思考的大问题。
在调研摸清“零就业家庭”的情况后,李克强当即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帮助这样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再就业。这些家庭和棚户区回迁居民是辽宁城市中比较突出的两个困难群体。李克强再三强调,就业再就业是解决困难群体生活的治本之策。
很快,李克强主持建起了一套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以政府为主导,从社会保险补贴、税收减免和财政收费等三方面,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加大零就业家庭和棚户区回迁居民子女的培训,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确保一旦出现“零就业家庭”,在20天内要至少提供一个适当的就业岗位。
为了了解实际进展,李克强曾照着记录本给上面实名登记的家庭打电话,一一询问:“你就业了吗?现在情况怎么样?”一位辽宁干部记得,在前往棚户区调研时,李克强会专门掀开垃圾箱,从丢弃的垃圾来判断居民的生活境况。“你糊弄不了他。”这位干部说。
凭借真抓实干的作风,辽宁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的民生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07年,辽宁全省登记失业率比2004年降低了2.07个百分点。
打响“新辽沈战役”
这边棚户区改造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那边一场被称为辽宁国企改革的“新辽沈战役”也正式吹响号角。人们发现,作为战役总指挥,一向雷厉风行的李克强这次似乎显得更加急迫。
这种急迫当然是有原因的:2005年的辽宁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动力不足、包袱沉重、效益低下、市场反应不灵敏成为突出问题。还有一组数据引人注意:2004年,辽宁省地方国有企业共有4482户,其中国有独资企业2787户,占62.2%;股份公司134户,仅占2.9%。这说明绝大多数企业还未实行股份制改造和产权多元化。
有着经济学博士背景的李克强清醒地认识到,国企改革是辽宁的机遇。“条件具备、环境有利、时机成熟。一旦错失时机,辽宁将再次丧失发展的最佳机遇,并将为以后的改革付出更大的成本。”李克强斩钉截铁地说。
如同历史上任何一次“绝处逢生”的攻坚战一样,李克强义无反顾地作出了一次抉择——向产权“动刀”,其背后蕴藏着的是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之变。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除少数大型煤炭企业外,所有的地方国企都参与改革。特别是地方国有大企业,以股份制改造为重点,放开国有资本股权比例限制,可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吸纳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资入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新辽沈战役”无疑让许多国有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演绎出新的传奇。其中,沈阳矿山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在改革中与央企中国建筑材料公司和民营企业进行重组,成为一个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新企业。“沈矿”原来为中国建筑材料公司制造生产装备,曾是该公司的一个采购对象。重组后,中国建筑材料公司相关的制造生产资源向“沈矿”整合,“新沈矿”被打造成我国最大的矿山机械生产基地,而中国建筑材料公司也向“上游”装备制造前进了一大步。
截至2007年底,辽宁40户国有大型工业企业和21户国有大型非工业企业改制面均达到90%,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国有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爆发力开始显现。
此外,李克强还从辽宁实际出发,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促进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组织实施了100个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和100个工业调整项目,使得一批高技术名牌产品脱颖而出,一批创新型企业迅速成长。
转身掉头“向大海”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辽宁,曾抒写过新中国许多光荣的历史:第一架歼击机、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都诞生在这里。长久以来,“工业大省”一直是辽宁最显著的标签,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每个辽宁人的意识里。
以前,辽宁老工业基地几乎所有的规划都是朝向内陆背对大海的,但李克强却看到了它的另一面,提出了一个让辽宁人为之一震的观点:“我们是‘沿海省份’!”
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辽宁拥有2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占全国的12%;拥有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全省2/3的面积在离海100公里以内。这里的确是一块发展“海洋经济”的宝地!
“辽宁要转过身来,面向大海,构建开放与发展新格局。”这是李克强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提出的新战略。但如何摆脱局限于海洋捕捞、海洋养殖等简单原始思路的框架,也是这位新省委书记苦苦思索的难题。
据当地干部回忆,李克强曾沿着辽宁海岸线仔仔细细地走了一圈,几乎每到一处都兴奋不已,好几次,他看得连饭都顾不上吃。根据李克强的“策划”,在长兴岛开发临港工业区,在锦州湾打造亿吨大港,在营口建设沿海产业基地,修建贯穿黄渤海沿岸的滨海公路。这个“三点一线”战略带动了辽宁中部城市群,打造出对外开放的新优势。后来,辽宁又把大连花园口岸工业园、丹东产业园区加进来,将“三点一线”变成了“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这一决策也被视为“大刀阔斧改造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拳,极大地推进了老工业基地走向全面振兴。
2006年,辽宁全面启动“五点一线”战略。沿海大量废弃盐场、荒滩得以开发利用,引进项目148个,项目投资总额达463亿元。也是在这一年,辽宁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特别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89亿元,增长处于34.8%的高位。
到2007年4月,“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各园区基础建设初具规模,英特尔半导体芯片、新加坡万邦集团船舶修造和公共港区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辽宁省沿海地区已经成为吸引海内外投资的一片热土。
2007年底李克强离开东北时,外界都说辽宁“已经翻过身来了”。
* * *
从好学少年到插队知青,从北大才子到共青团“一把手”,从主政地方的大员到国家政府总理,李克强用理想、勤奋、知识、思想、才华和意志装点出自己丰富的人生旅程,也为中华大地留下了一串深深的坚实足印。
“君子厚积而薄发,势不可挡。”人们有理由相信:李克强和他领导下的新一届政府,一定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增加动力注入活力。(环球人物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