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开县大德镇九岭村的梨花已盛开,但梨农段树成却暗自焦心:进入4月,就要开始疏果、套袋了,但40亩梨园需要的20多个劳动力还没有着落,村里60岁以下的男人大多外出务工了,留在家里的老人、妇女,能来帮忙的寥寥无几。
“这个问题去年就已显现。”段树成说,去年,他到邻近的乡村走村串户,才凑齐了人手,但他们开出的条件却让人有些吃不消:每人每天工资为80元,包伙食,面包车接送上下班。
“全村3153人,至少有上千人在北京、郑州、深圳等地务工。”九岭村主任刘继兵说,由于劳动力缺乏,已严重影响了当地扶贫产业的推进。作为市级贫困村,九岭村在有关政策的扶持下,发展起了三项扶贫产业:2000多亩中药材玄胡,800亩西瓜和1600亩梨子。与以前种玉米、红苕、土豆“三大坨”相比,这些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并不多,但即便是如此,扶贫产业发展还是经常面临人手缺乏的困境。
“劳动力缺乏还比较容易解决,最多是工资开高一点,现在农村最缺的,是带领我们闯市场的能干人。”段树成说。
在九岭村,玄胡种植户和梨农都分别组建了专业合作社,但是由于没有懂市场的带头人,专业合作社形同虚设,大家还是各自为政。以梨子产业为例,由于梨农没有统一的销售渠道,只能把梨子卖给前来收购的贩子,每斤收购价只有2元,而在县城,同样的梨子,销售价格每斤不低于4元。
刘继兵也有同样的感受:九岭村到县城只有一小时车程,结合村里的梨子、西瓜产业,完全可以通过发展“农家乐”,增加农民收入。
但这个想法却始终不敢付诸实施,原因很简单,留在村里的老人、妇女根本没有能力来操办“农家乐”。
记者在九岭村居民集中安置点看到,家家户户都住着两楼一底的安置房,出行、购物、上学也很方便,与城里人的生活基本没有两样,但是,宽敞的房子大多住的是老人和小孩,有的甚至人去楼空。
居住环境已经有了根本改善,村里也不缺产业,为什么在外打工的农民大多数都不愿回到家乡创业呢?
九岭村村民、在郑州打工的严定冬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他们夫妇在郑州一家餐馆打工,他当厨师,妻子当服务员,每年赚6万元不成问题,而且没什么风险。回家种玄胡或是梨子,市场风险大,一年要赚6万元很难。刘继兵也介绍说,村里人在外主要从事三种职业:开馆子、包工程、进工厂,每年人均收入2万元不成问题,而回乡务农,效益很难保证。
记者手记
让更多“大雁”回归乡间
目前,在开县乡间,不时可以看到“回乡就业好,顾小又顾老”这样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就业的标语。与此形成对应的是,全县扶贫产业发展普遍面临人才缺乏的难题。
“作为全国劳务输出大县,开县在外打工的农民有50万人以上。”开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沛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每年带回来的资金有30亿元。
这些在外闯荡多年的农民工,手里有较为充裕的资金,也不乏懂市场、善经营者,如果他们能够参与到扶贫产业的发展中,应该是一件“利人又利己”的好事。但是事与愿违,尽管近年来开县提出发展“归雁经济”,全县也有7000多人回乡创业,但是进入涉农产业的却很少。
其主要原因在于:虽然这些人还保留着农民的身份,但并不熟悉农业,对土地也不如他们的先辈那样有感情,他们宁愿从事自己熟悉的行业。对于打工的地区和从事的行业,开县人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广东的服装,浙江的纺织,北京的餐饮,上海的拆房,西藏的旅游(开旅游车)。
其次,从总体上讲,农业比较效益低下,风险大,投资回报期长,对外出务工农民来讲缺乏吸引力。
但是,要让更多“大雁”回归乡间也并非无计可施。一方面可以大打“亲情牌”,“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能在创业的同时兼顾家庭,毕竟是大多数外出农民工的梦想。另一方面也要打好“政策牌”,要通过完善“三权”抵押贷款、推进农业保险等措施,着力引导他们发展市场前景好、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