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下午,位于海拔800米的江津区嘉平镇紫荆村,上百名村民戴着白色麻布头帕,聚集到一栋略显破旧的农家小楼前,送别身患绝症去世的59岁村支书钱荣昌。
低回的哀乐声中,一社村民吴永昌拄着木棍,一瘸一拐走到灵前上香,放声痛哭:“钱书记,你上个月说等给我办好低保,要来我屋头吃饭……现在低保办了,你却……”他的话引来四周一阵呜咽。
五社村民冉茂伙坐在一旁,记录吊唁者名字。他对记者感叹:“这些年多亏钱书记领着我们修路、种花椒,家家都找钱脱了贫。上周他还张罗着种公路行道树。恁个好的干部,走得太快……”冉茂伙哽咽住了,转过头用衣袖使劲揩眼睛。
去世前三天,他打电话给村委会成员,追问“巴渝新居变压器安装手续办没得”
紫荆村计生专干邱玉会是钱荣昌的老搭档,两个人一起工作了30多年。直到看着钱荣昌的遗像放进灵堂,邱玉会都不相信,那个在西藏当过兵、讲话高声大气、国字脸宽肩膀的老朋友,居然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2月初,刚切除左侧肺叶、做完两个疗程化疗的钱荣昌,逼着儿子钱斌开车带自己回到紫荆村。
“钱书记惦着村里的事啊。”村主任苏刚说,紫荆村今年要启动乡村旅游项目,进村公路还有最后一段没硬化,道路两侧还要种行道树,钱荣昌生怕耽误了后期规划。
2月6日这天,钱荣昌精神抖擞地站在公路旁,带领村民栽下数百株行道树。趁人不注意时,他会扭头狠命咳几声,再回头继续指挥。
“到后来他说话声音都是沙哑的,喘得跟拉风箱一样。”苏刚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眼圈红了。
2月中旬到3月上旬,钱荣昌一直为修建饮水池和巴渝新居安装天然气奔忙。3月15日,他在管道铺设现场咳血,被家人送进江津区人民医院。
3天后的18日上午,邱玉会意外接到钱荣昌的电话。
“我问他身体怎么样,他却劈头一句:‘巴渝新居的变压器安装手续办没得’?”邱玉会回答还没办,钱荣昌顿时吼起来:“4月1日安装费就要涨价,未必喊各家各户摊吗?你们赶紧办,不然老子回来要收拾人!”
邱玉会说,当过兵的钱荣昌性子急,办事雷厉风行:“群众的事他从来看得最大,我们办慢点就会遭他‘吵’。”
3月20日,苏刚和邱玉会挤出时间到镇供电所办手续。等一切办妥已是晚上8点,两人一合计,打算第二天再告诉钱荣昌。
次日上午,他们却接到了钱荣昌深度昏迷的消息。中午12点20分,钱荣昌去世。
“恐怕他最后还在惦记这件事情。”邱玉会重重叹了口气:“为了紫荆村不受穷,他硬是费心费力。”
他当了31年村干部,带领村民修起6条村级公路
从嘉平镇到紫荆村,车辆要沿盘山公路行驶20多分钟。经过一处叫“六翅膀”的垭口时,驻村干部周伟指给我们看左侧足有20米高的整块山岩:“为了刨平这块岩石,钱荣昌带村民蹲点鏖战了45天!”
那还是在1992年,被大山层层包围的紫荆村,到最近的场镇要走三个小时,百姓生计窘迫。老生产队长吴德贵说,当时家家户户都住茅草房,谁荷包里要有张十块的票子“就算有钱人”。
当上村主任的钱荣昌家同样穷。儿子钱斌回忆,当时家里没钱买蜡烛,他只好上山捡松果回来炼油点灯。
当兵见过世面的钱荣昌不愿苦熬,他在村民大会上号召大家,我们必须修路,路通了才有指望。
修路需要交通工具。村里借了一辆拖拉机,却没法子弄上山。钱荣昌带着吴德贵等30多人,把1台拖拉机拆分成3部分,轮流抬了三天两夜才回村里。为赶时间,大伙把铺盖卷带到修路现场,饿了啃干粮,累了就倒在碎石上休息,醒来接着干活。
刚满13岁的钱斌也挎着篮子帮忙运碎石。他清楚记得,那几个月父亲衣服从没干过,手上的老茧比铜钱还厚。
当年底,紫荆村终于修通了第一条通往场镇的公路,钱荣昌则足足瘦了一圈。
2001年,周边两个村五通、吉照与紫荆村合并,钱荣昌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带着村民修建通往吉照村的公路。年满50岁的钱荣昌照旧吃睡在工地上。
去年9月上旬,因连下暴雨,在建的紫荆村到大垭口泥石公路被雨水冲垮好几处。钱荣昌冒雨带领乡亲们运片石抢修,天天遭淋得透湿。原本一直咳嗽的他,12日大量咯血,最终被确诊为肺癌中晚期。
据统计,从1992年到如今,紫荆村先后修了6条农村公路,全长38公里,分别连通綦江县城和蔡家、西湖、嘉平等镇。900多户村民出门就能踏上水泥公路。
然而,延伸到钱荣昌家门口的三百多米道路,至今还没硬化,车轮碾过,碎石子四处乱溅。
“村里商量道路硬化工程,他总说这条路不着急,等其他路通了来。”望着丈夫遗像,妻子赵君树喃喃说道,“现在用不着了……”
(小标题)他生前最大愿望:“让紫荆村摘掉穷帽子,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在赵君树的记忆里,丈夫钱荣昌成天都琢磨如何让乡亲脱贫:“他常给我说,‘你我都穷过,看到人穷我就心痛。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紫荆村摘掉穷帽子,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合村之初,紫荆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1500元,被定为市级贫困村。
钱荣昌曾尝试带领村民种板栗、栽核桃,但几年下来,满山遍野树苗只见开花不见结果,以失败告终。
钱荣昌不愿再让乡亲们失望,索性先拿自家土地做试验。烤烟、五倍子、桑树……家里被他折腾得几乎揭不开锅。
最后他发现,村民石昌文种植的花椒很适合本地环境。请来专家论证后,钱荣昌带着全村30多名党员干部到石昌文家参观,发给每人40株花椒苗,让他们带头种植。
不能吃又有刺的花椒,一开始并不受人欢迎。党员吴永凯就拒绝拔掉红薯改种花椒。钱荣昌把他一阵痛批:“你是不是党员?是党员就该带头发展!要不产业怎么推广?没产业村民从哪儿来钱?”
吴永凯无奈用小部分地种了花椒,收获后亩产收益比其他作物高三倍不止。这下子他醒豁了:“钱书记果真有远见。”
冉茂伙起初也不愿意,害怕种了花椒没饭吃。钱荣昌耐心给他做工作:“苗子和化肥都免费发,你先种试试,卖不脱我全部收。”
现在,冉茂伙一家靠种花椒,一年就能挣10多万元。
目前,村里的“紫荆1号”花椒有2万多亩规模,年产值超过千万,被列为国家出口花椒品种,卖到了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
2011年,紫荆村实现人均纯收入7000多元,顺利通过重庆市整村脱贫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