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制药“不排除上诉的可能”;国内维C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盈利已难
新快报讯 记者 庞倩影 报道 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第一块被推倒,后面恐溃不成军。现在,华北制药就有可能成为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因该公司的母公司华北制药集团及合资子公司河北维尔康制药有限公司(下称“维尔康制药”)双双被纽约布鲁克林联邦法院裁定价格垄断,须共同支付1.62亿美元(约10亿元人民币)损害赔偿金,这使得该公司股票昨日下午被上海交易所临时停牌。
华北制药集团昨日已表示“不排除上诉的可能”。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许铭则表示,此案或将影响中国维生素C产业的走向。
昨日早盘华北制药低开低走,最终报6.39元,跌2.59%。
法庭称中国维C在美占八成
事实上,此案历时漫长,原告方德克萨斯州的“动物科学制品”公司和新泽西的食品公司“拉尼斯”在2005年就提起诉讼,称中国公司通过减少供给量来操纵价格。原告称中国公司操纵价格,令当时维生素C从每千克2.5美元上升至15美元。
后几经纠葛,延续至今,近日纽约布鲁克林联邦法院裁定出1.62亿美元的损害赔偿金,此事不仅事发突然,而且金额比陪审员提出的还高逾2倍。同时这一金额也是2011年华北制药净利润的8倍之多,明显超出各方的预期。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华北制药净利润为1.25亿元人民币。
华北制药集团和维尔康制药这两家公司在过去两周并没有否认共同固定价格,只是称中国政府要求他们协调价格和出口。而根据法庭提供的资料,美国市场对维生素C的年需求超过1亿美元,中国产品占美国维生素C市场80%。
行业洗牌恐随之展开
因事发突然,华北制药集团并没有给到记者官方的回复,仅称“公司肯定要争取上诉”。
有接近商务部的人士昨日则称,美国维生素C反垄断案依旧存在转机的可能。该人士称,华北制药集团和维尔康制药依旧有机会反诉,另外,此类案件以往也出现过和解的先例。
“这一案件从2005年开始,已经打了8年,美方原告共计将5家中国公司告上法庭,其中,江山制药和东北制药此前已经与原告达成和解。”据其透露,中国商务部已发出司法文件,支持这两家公司的立场,并敦促撤销该案件。
许铭表示,“国际市场对维生素C的需求量仅为10万吨,但我国前5家主要生产企业的产能就超出12万吨。工信部此前已公开叫停维生素C产业盲目发展和违规建设项目,但市场还冒出了不少新公司。受产能过剩的影响,这几年老牌维生素C企业都在亏损。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记者也了解到,虽然目前维生素行情回暖,但维生素C例外,其成交量虽然有所上升,但是报价没变,仍在低位振荡,企业很难盈利。目前,除了几大巨头外,不少小厂均已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