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与大学生在一起。
博学睿智 专业娴熟
听取汇报过程中,李克强会接连展开“打破砂锅式”的追问,都是官员们手中汇报材料里没有“现成答案”的
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李克强作总结发言。这个发言,让与会者普遍感到“吃惊”。
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李克强从国际经济困局讲到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环环相扣,逻辑严密,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个让300多位省部级官员都“凝神屏息”聆听的发言,却没有准备讲稿。一位省委书记会后感慨:中国找到了一位非常懂经济的总理。
主导制定“十二五规划”
代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方向的“十二五规划”,就是由李克强主导制定完成的。
“十二五规划”涉及近百个专项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要有强大的统筹组织协调能力,更需要有专业的对宏观经济的掌控和把握。
“非常复杂但极有条理”,美国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评价“十二五规划”,如果得到有效实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在改变经济增长模式、调控全球经济的过程中,中国将在世界上扮演最最重要的角色。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评价,“如果我们能够比较好地执行这个规划,它的实现就会为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一个很坚实的基础。”
深厚的经济学功底,让李克强在主政时游刃有余。其他官员与他配合时,不得不多做功课。李克强听取汇报过程中,会接连展开“打破砂锅式”的追问,都是官员们手中的汇报材料里没有“现成答案”的。
一些官员表示,想拿有水分的数据糊弄他,太不容易了。
发问“又深又准又直接”
媒体报道,经常出席国务院会议的地方官员都知道,参加李克强召集的会,仅准备一份发言稿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详尽掌握自己所负责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备随时被提问。
李克强提问不仅随时,而且很“刁”很专业。
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一名官员读汇报稿,不到两分钟就被李克强打断。
李克强关心的是,稿子里提到对工业耗水大户实行阶梯水价,累计加价,那么,加价的累进率是多少,企业承受力如何,评价怎样。他希望该省用电用水阶梯价格试点,能为全国提供借鉴。
这次座谈会上,李克强“又深又准又直接”的发问,让在座官员非常敬佩。
李克强被一些观察家认为是“市场派”。去年12月,他两次表达对市场作用的推崇。他说,行政力量很难替代市场,我们倒不如专心创造好环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政府要做的,是把握宏观,把握经济总量”。
李克强也以其博学、睿智和经济工作的娴熟,为国际社会所了解和关注。
2011年初,他访问西班牙、德国、英国,9天出席46场活动。每到一国,都会在当地权威媒体刊登署名文章,阐明中国发展理念,推动中欧务实合作。其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外交风采,也给欧洲同行留下深刻印象,欧盟总部所在地比利时首相多次在公开场合说,“您在欧洲有着良好的声誉”。
2011年1月10日,李克强在伦敦会见英国首相卡梅伦。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经济博士 精通法律
李克强在不同场合表达对法治的尊重。在他看来,推进改革要依法办事,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李克强是中国第一位拥有“经济学博士”头衔的总理。
40年前,他还在中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安徽凤阳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白天下田劳作,晚上挑灯夜读。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李克强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一时轰动凤阳。
北大陶冶性情修养学风
不过在填报志愿时,他的第一志愿并非北大。
李克强曾在回忆此事时说,“当时的我多数时间是和乡亲们一起为生存而忙碌,几乎不敢有奢望。在生存欲和求知欲的交织驱动下,我还是在第一志愿填写了本省一所师范学院的名字——据说在师范学院读书是不必付钱的。”“即便如此,我对北大依然存有难以抑制的向往。”李克强在第二志愿栏写下北大。
最终,“她没有计较我这几乎不敬的做法,居然录取了我。”李克强回忆,“我来这里寻觅的不仅仅是知识,亦是为陶冶一种性情,修养一种学风。”
在北大法律系就读时,李克强是著名的宪法行政法学家龚祥瑞的得意门生。
在龚祥瑞的引领下,李克强的学习重点转向外国宪法和比较政治学。
他作为第一译者与人合作翻译英国著名法官丹宁勋爵的经典著作《司法程序正义》,研究现代社会法治的制度建设。30年过去,这本书仍在出版。
李克强的英文功底很好,他能用娴熟的英文与他国政要交谈。和妻女在家也常用英文聊天。
2011年8月,李克强访港期间,在港大,他用中英文交替发表演讲,香港金融界人士形容李克强:“自信中透露着政治智慧,儒雅干练、性格刚毅而又平易近人。”香港媒体则将他称为“李旋风”。
杨敦先,曾教过77级的北大法学院教授,他称赞当年82名法律系学生为“黄埔一期”。杨敦先回忆,李克强经常思考立法和国家政制的互动,令他印象深刻。
李克强在不同场合表达对法治的尊重。在他看来,推进改革要依法办事,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改革程序,成熟的改革经验可按程序上升到法规和法律,用法制巩固改革成果。
博士论文“经得起各种检验”
后来在担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期间,李克强又先后攻读了北大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按照规定,博士论文答辩只要有十几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参加评审即可。但李克强的导师厉以宁开出的评审名单,都是国内经济学界大家。
厉以宁告诉李克强,“这些人所看重的只是论文本身的分量,而不会在意论文的表面或其他与学术无关的东西。这样做对你有益,可使你的论文得到真实的评价,经得起各种检验。”
因为这张名单,李克强把论文又一次修改,将答辩日期推迟了半年。最终,他的博士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获得中国内地经济学界最高奖项——孙治方经济科学奖的论文奖。
如今,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二楼展厅,一本名为《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的著作格外引人注目,它的作者是厉以宁和3名弟子李克强、李源潮、孟晓苏。书中观点正渐渐成为正在实行的国策。
2005年11月3日,李克强在抚顺看望棚改居民。
“敢于啃硬骨头”
李克强担任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组长,“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
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南巡”广东时提出这一说法。
面对改革途中的“硬骨头”,外界对李克强的印象是“勇于担当”。
主持最有难度的改革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这次改革,是中国政府自1998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重组,旨在减少机构重叠,提高行政效率。
政府机构改革历来被认为是最有难度的,因为要让政府自己改自己,并且是要“削自己的权,夺自己的利”,因而会遇到各种阻力。
两会代表、委员认为,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化改革啃的第一块“硬骨头”。这次改革的主持人,正是李克强。
舆论认为,李克强对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的态度,超出想象。
现在,手机下载一个程序,可以随时查询pm2.5。不过在2011年,它还是个敏感词汇,一些官员一度谈“pm2.5”色变。
这一年的全国环保大会上,时任副总理李克强提出“抓紧做好增加pm2.5监测指标的准备”,力主对pm2.5数据监测、公开。这是中央领导层首次就雾霾污染公开发表看法。
在李克强看来,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
李克强说这番话的第二天,环保部部长就提出了pm2.5监测时间表。
医改建起全民医保网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是李克强的另一个身份,负责“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
他坦言自己面临的困难:很多国家都在推进医改,但在改革中都遇到重重困难,有的甚至举步维艰。
到2011年,新医改的五项重点改革措施逐步到位,医改阶段性任务取得重要进展。
此时,李克强提醒,医改已进入深水区,所触及的深层矛盾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能持续前行。
2009年之后的不到3年里,中国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织成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全民基本医保体系初步形成,各项医保参保超过13亿人。
改革前,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范围内报销比例约50%,现在新农合超过了75%,城镇居民医保达到70%。
“确保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尤其是农村老百姓的医疗保健,这个成就是很难得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如此评价。
世界银行首席卫生经济学家蓝根博则认为:“中国医改取得的成果史无前例。”
2011年6月16日,李克强在北京门头沟棚户区考察。新华社记者 刘建生 摄
“要住房找克强”
“住房困难群众就生活在我们周围。”李克强说,不妥善解决群众的居住困难,我们寝食难安
保障性住房工程,是李克强主持推进的另一个“硬骨头”工程。
2005年春,李克强任辽宁省委书记期间,启动惠及80万居民棚户区改造的“一号民心工程”。不到两年,完成5万平方米集中连片改造任务。
此举也被解读为,为日后在全国推进保障房建设积累经验。“要住房,找克强”,一时成流行语。
最大惠民工程是最大牵挂
2008年,李克强履新国务院副总理之初,即遭遇国际金融危机考验。
他主管发展改革、财政等宏观部门,在经济政策的制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李克强始终冷静、沉着,根据需要,增强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刺激经济增长。
为化解经济危机冲击,组织实施了保障性安居工程,这也成为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惠民工程,也成为李克强的最大牵挂。
2008年4月6日,他首站到湖北恩施考察经适房建设。从这一天始,几乎每个月都有与保障房有关的公开活动。
2011年6月16日,李克强乘车驶离中南海,赶往北京市门头沟区考察工矿棚户区改造。
“住房困难群众就生活在我们周围。”李克强说,不妥善解决群众的居住困难,我们寝食难安。
这是他一周内第三次考察保障房。据报道,5年下来,这种开会、视察共有40多次。
“解决复杂经济社会难题的高手”
据新华社报道,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3000多万套,近1亿人改善住房条件。
这是中国政府对住房保障投入最多、建成规模最大的时期。今年,还将开工建设600万套。
2013年2月3日,李克强在包头市北梁棚户区居委会主持召开棚改现场会,指出要“使群众从‘忧居’到‘宜居’”。
因为强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行营改增、燃油税费改革,李克强被称为“解决复杂经济社会难题的高手”。
2003年8月8日,李克强在河南新乡原阳县桥北乡马庄村与村民亲切交谈。郭宇 摄
主政河南 中原崛起
李克强定下规矩:多干事、不张扬,低调少说,避免浮躁。“踏踏实实干几年,河南就会变样”
“要求别人做的,自己总是先做。很善良,当大队书记,从不整人,不欺负人”。这是李克强插队期间,给安徽凤阳县大庙大队乡亲留下的印象。他曾担任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
1982年1月,“黄埔一期”毕业,李克强等27位学生被评为北大优秀毕业生。
毕业前夕,李克强面临人生选择。他的很多同学选择留美或赴法,李克强选择了留校。
这一消息震荡北大校园,有人说:“克强,你可亏了,一块好材料可惜了。”
被同学们认为耽搁了前程的李克强,留校担任团委书记,年底即被选为团中央常委。3年后,年仅30岁的他被增选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新理念推动农业现代化
1998年6月,李克强离开北京,主政河南,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博士省长”。
他定下规矩:多干事、不张扬,低调少说,避免浮躁。“踏踏实实干几年,河南就会变样。”
从省长到省委书记,李克强在河南的7年里,该省经济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3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工业利润增长近七倍,人均GDP从1990年代初期的全国第28位上升为第18位,总量跃居全国第5位,居中西部省份之首。
这得益于李克强的施政谋略。
2002年12月24日,李克强首次提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这在传统农业大省河南引起了震动:干部群众的传统观念被改变,即不能眼光只盯着农业,要以工业化的理念来发展农业,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道路,同时推动农业现代化。
“城镇化”思路形成
2003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克强,提出了“中原崛起”概念,一年后,中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构想。
官方评价李克强“因工作忙碌、秉性清廉,他很少应酬,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解决问题、推进发展上”。
他给民众留下的印象是“低调务实、果断开明”。
主政河南期间,李克强“城镇化”的思路已经形成。他力主在这个农业大省,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化农民为市民,化农业文明为工业文明,化乡村社会为城市社会。
李克强的“城镇化”思路延续到现在。他提出了未来十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依靠内需,而最大的内需就是大力推进相对滞后的城镇化”。
改造工业 振兴辽宁
在辽宁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李克强一再强调“万事民为先”,这也成为他日后主政的核心理念
离开农业大省河南,2004年12月,李克强转任工业大省辽宁省的省委书记。
当时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正面临最困难时期,辽宁省国企包袱重,在改革进程中大量国企破产、大量工人下岗,棚户区群众生活尤为艰辛。
2005年3月,辽宁公布改造集中连片棚户区实施方案。
3年时间,大片棚户区消失,120万居民住进新居。
核心理念“万事民为先”
据报道,李克强在“棚改”过程中一再强调“万事民为先”,这也成为他日后主政的核心理念。
初到辽宁发表履新感言时,李克强提出“重塑老工业基地辉煌”,表示自己将“尽心去谋划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
在辽宁期间,李克强以全球化发展视野,在全国大局中审视辽宁发展,“大刀阔斧改造辽宁老工业基地”,进行战略重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构建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
他一直积极推行“对外开放”,鼓励国内外企业到辽宁投资,“要把加快港口建设作为对外开放的突破点”。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克强指数”真实评估经济
舆论认为,李克强主政辽宁三年,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他离开时,辽宁已经“翻过身来”,生产总值突破10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那时期,李克强就引起了外媒关注。2007年,李克强与美国大使谈起辽宁的GDP数字,他说,自己更愿看到另外三个指标:铁路货物运输量、电力消费和银行贷款。
《经济学人》杂志据此专门创造了一个“克强指数”,这个指数与官方的GDP数字走势基本一致,只是波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