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认为是重庆“第一穷乡”的巫山县庙堂乡,经过整乡移民搬迁,全乡贫困群众搬出高山,从此告别“刀耕火种”、“肩挑背扛”的日子,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高山贫困地区,生态扶贫搬迁无疑是帮助群众脱贫最好的路子。”3月5日,在全国两会上,在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集体署名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建议》,呼吁从国家层面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确保扶贫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贫困山区“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地方病高发区和民族地区,不仅经济发展滞后,自我发展能力差,而且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
“贫困山区由于资源贫瘠,交通不便,注定了‘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在渝全国政协委员、市林业局副局长张洪说,如果不引导贫困群众科学有序开发资源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势必导致对资源进行粗放无序开发利用,加速资源减少,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破坏,形成恶性循环。
“将移民整体搬迁,同时对贫困地区进行生态保护,既可实现贫困农户搬迁致富,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又可有效保护资源环境,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委员们在联名集体提案中写道。
高山生态移民累计搬迁58.3万人
重庆是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的特殊直辖市,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分别地处武陵山区和大巴山区,是国家规划实施的集中连片特困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自然地貌多为高山、石山、深山,人口多、资源少、生态差。
据介绍,近年来,以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国土整治为重点,推进生态建设,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重庆在云阳等6个县开展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试点工作。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投入专项资金29.9亿元,累计搬迁58.3万人。
“实践证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是解决贫困人口区域性贫困和能力型贫困的好路子,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好举措,是提高扶贫开发效率的好选择。”张洪说。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尚有难点
经过对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进行调研,委员们认为,目前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尚存在困难和问题。
首先是搬迁资金短缺。据调查统计,目前仅重庆就还有111.5万人需要扶贫搬迁,按目前每人8000元补助标准测算,需要资金近90亿元。再者,农户安置补助标准偏低,目前新建房安置的户均成本约为8万元,对于家底薄、收入低、条件差的贫困农户来说,筹资难度大。
同时,安置耕地也较为匮乏。委员们调查发现,我市农民人均耕地不足1亩,而当前扶贫搬迁主要靠有土安置解决生活问题,按人均拥有不低于0.5亩基本口粮田计算,若全部采用有土安置,至少需新调剂23.5万亩耕地。需搬迁人口与迁入地可供调剂土地的矛盾突出,成为扶贫搬迁的主要制约因素。
此外,跨区域搬迁的农户在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社保等方面,在一些地方难以享受原住民同等待遇。有的区县对扶贫搬迁对象控制不严,真正贫困的高山农户因自身资金不足而无法搬迁,后续扶持措施不足。
开展“顶层设计”
加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为更好地进行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委员们呼吁,尽快开展“顶层设计”。建议由国家发改、扶贫部门牵头,加强国家层面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政策研究,特别是针对如何积极稳妥推进贫困村整村搬迁、对扶贫对象实行差异化扶持政策、扶贫对象基本住房保障、搬迁后扶产业与就业安排等重大问题,进一步研究出台政策措施,确保扶贫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同时,鉴于重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起步早,工作扎实,政策较为配套,群众基础较好,在渝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将重庆作为全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试点省市,从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鼓励重庆先行先试,探索以扶贫搬迁为突破口,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良性互动,实现武陵山、秦巴山连片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