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人大重庆代表团,共提出议案101件,代表建议1320件,充分体现了代表们代表人民积极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担当。”近日,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负责人说。
据了解,这些议案和建议聚焦于战略性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三峡工程、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保障等关乎国家发展和民生的重大问题。
推动国家层面更加关注重庆
2011年、2012年,一场让国人餐桌变干净、安全的战役在全国打响。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十一届全国人大重庆代表团持续多次提出加大食品安全法执法力度的议案。
在这场战役的作用下,目前我国组建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并建立评估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了以31个省级、244个地市级和377个县级食品污染物、食源性致病菌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点组成的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
十一届全国人大重庆代表团的代表,肩负着重庆3300万人民的期望和重托,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提出议案、建议,正是为民代言的体现。
代表团围绕涉及重庆发展的重大问题,如设立两江新区、三峡水库水位调节和电力供应等方面内容提出全团建议6件。不少建议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重视。例如,重庆代表团提出的全团建议《关于加快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保障重庆电力供应的建议》就被确定为重点建议。
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派人到重庆调研。国家能源局还专门就办理该建议召开代表座谈会,并邀请重庆代表团代表参加。
此外,十一届全国人大重庆代表团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森林经营投入提高建设标准的建议》也被确定为重点建议,国家林业局对此进行了专门办理。
提建议“准”得益于调研“实”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统计,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到五次会议期间,重庆代表团提出议案立案率均达100%。此外还有不少建议被全国人大列为重点建议。
代表团代表提出建议之“准”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表扬。而这正是得益于代表们日常调研时工作做得“实”。
市人大常委会鼓励代表们,要全面掌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紧紧围绕“314”总体部署和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形势,把提议案和建议的重点放在关乎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上。
例如在设立两江新区之前,市人大常委会就组织31名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了“关于设立重庆市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专题调研,形成了《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调研报告和《关于国家设立重庆北部内陆开放试验区》的建议。这为此后两江新区的申报、获批起到了一定助推作用。
在五年任期内,十一届全国人大重庆代表团代表共进行10余次集体调研,关乎粮食安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三峡库区森林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国家大事、热点民生问题。在京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孙晓梅、周光权还自发到重庆进行调研,收集了大量建议素材。
参加闭会活动发挥积极作用
自2010年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代表主题活动以来,我市将全国人大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纳入代表主题活动,不仅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安排的各种代表培训、执法检查、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等活动,还结合重庆实际,开展了上下联动、形式多样的检查、视察和调研活动30余次,并积极为贫困地区发展献计、出力。
例如,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巫溪县委书记郑向东主动与代表团代表、市国资委原主任崔坚联系,共谋国家级贫困县——巫溪的发展之计。当年,崔坚率领市属16家国有企业负责人走进巫溪,市交旅集团等8家市属国企分别与该县先期签订了项目资金达30多亿元的10项合作协议。
此外,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隆鑫集团董事长涂建华在3年内捐资800万元,用于潼南县1万亩荒山的植树造林;市农科院院长、党委书记唐洪军组织并率领专家组赴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为当地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等。
据统计,十一届全国人大重庆代表团代表5年间共捐资1000多万元,主要用于重庆贫困地区学校建设和植树造林等民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