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粮食稳,天下安”,粮食始终是安天下的产业,丝毫也放松不得。重庆是国家确定的粮食自给地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如何?如何破解当前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出后,记者深入田间地头,作了系列调查。
1月底,记者再一次来到铜梁县平滩镇洋海村十一村民组。
这里是有名的“粮仓”。村民何开基在1989年因种粮出名,被评为全国种粮劳模,到北京领奖时,与袁隆平有过交往。
“自从那年在北京听了袁老师关于粮食生产重要性的论述后,我就发誓,要永远坚守在种粮地上。”10余年来,记者每年春耕前后采访何开基时,他都这样表明自己坚持种粮的决心。
70岁的儿子,接90岁种粮劳模的班
如今,何开基已90高龄,不能亲自下地种粮了,他的已70岁的儿子何明“接了班”,自己则当上了儿子科学种粮的“顾问”。
立春前的阳光,虽不明媚,但照在身上也有了丝丝暖意。举目望去,田野上只有何明夫妻俩在翻地,干得满身大汗。
“这地翻出来准备种包谷。”何明说,为了坚守父亲种粮的意愿,他和老伴一起,每天起早摸黑,除了把自己家8亩多承包地种好外,还把组里关世全、周永芳、李贵远3家撂荒的地也接过来种粮,两位70岁的老人,共种了13亩多地。
“我接了父亲的班,但我的孩子不太可能接我的班了。”何明说,他的大儿子在县上一个部门工作,女儿嫁出去了,小儿子和儿媳都在云南打工,正准备买房进城。
组里种粮“顶梁柱”,是几位60岁以上老人
洋海村十一村民组,有40余户村民,除何开基外,还有五位60岁以上的老人常年坚守在种粮地上。且他们中有的还是残疾人。
村民不种粮,撂荒地多了起来。何明把记者带到河边的一片水田里,只见好几块稻田都已干涸,长满了草。其中一块约2亩,是村民张学翠家的。何明说,这块田已荒了四五年。
“像这样荒芜的稻田有好几处。”何明说,组里总共有210多亩耕地,其中稻田有180余亩,已荒芜的有20余亩;30多亩坡地中,一半左右荒起。
“如果种粮的越来越少,今后吃饭该咋办哟?”何开基担忧地说。
老劳模的担忧不无道理。何明说,近两年来,十一村民组所产的粮食,已比前些年少了1/3以上。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粮仓”将名不符实了。
效益这根“指挥棒”,让许多劳力离开了土地
不仅洋海村是“粮仓”,整个平滩镇可以说都是重庆的“粮仓”。前些年,平滩镇的再生稻,闻名全市。可现在,再生稻已有好几年未见昔日的辉煌了。
“我们也想坚守住平滩这一‘粮仓’,但是很无奈。”曾分管过近十年农业、对粮食生产有着深厚感情的平滩镇党委书记谢远达说:“在粮食生产上,行政手段已不起作用了。”
“为什么?”记者问。
“效益是最好的指挥棒。”谢远达回答,“一个棒劳力,如果在家里种粮,辛辛苦苦干一年的纯收入,还抵不上在外打工一个月的纯收入。”
谢远达算了一笔账:照目前的种粮成本和粮价,种1亩水稻,纯收益不超过300元,以1个劳力种4亩地算,一年也只有1200元。而去铜梁县城建筑工地打工,每天的收入都上百元。
“效益这根指挥棒,不仅‘指挥’许多农村劳力离开了土地,也抑制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谢远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