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因何以遗憾收场?——北京白血病患者遭遇“悔捐”事件追踪
新华网北京1月29日电(记者李亚红、毛伟豪) 一个本来充满感动的故事,最后却以遗憾收场。北京白血病患者吴志辉需接受干细胞移植,本来他幸运地找到两例配型“全相合”的志愿者,不幸的是,当他进入移植仓,免疫系统被摧毁的最后一刻,捐献者突然反悔。
最后一刻的反悔让受捐者“很受伤”
去年5月,吴志辉生病后被确诊为白血病,10月到空军总医院接受治疗。“打了几个化疗后效果不好,唯一的办法是骨髓移植。”空军总医院血液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王恒湘说。
在中华骨髓库中,吴志辉幸运地找到了两例配型“全相合”的志愿者。“志愿者进行了高分辨检测、体检,都合格。”中华骨髓库主任洪俊岭说。
随后,吴志辉进入移植仓开始化疗。“把他自身的造血系统、免疫系统都摧毁了。”洪俊岭说,“就相当于一块土地,种着庄稼但野草丛生,农夫干脆撒下除草剂,把庄稼和野草全部毁掉重新翻耕,然后拿一把优良的种子撒上,重新长。”
手术进入这一步,就回不了头。不幸的是,“配型‘全相合’的第一位志愿者此时提出,不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医院征求第二个供者的意见,对方也不同意。”王恒湘说。
洪俊岭说:“吴志辉当时的情景就如同一块土地上,除草剂已撒上去了,庄稼、野草都被消灭了,就等着把新的种子撒上、培育。然而,种子没有了,只好采取其他办法。”
面对这种局面,吴志辉的父母很着急,不知道孩子还能不能走出移植仓。“如果找不到供者进行骨髓移植的话,这个孩子可能就要在舱内死亡。”王恒湘说,在此情况下,只能让吴志辉的母亲作为配型“半相合”的供者,提供造血干细胞。
“悔捐”根本原因还是科普力度不够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悔捐”比较常见。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的捐献是遵循自愿原则,捐献行为随时可以终止。据中华骨髓库初步测算,“悔捐”的比例在20%左右。然而,最后一刻的“悔捐”还是让人揪心。“我们非常遗憾、心痛。”洪俊岭说。
记者近日在医院看到,吴志辉戴着口罩躺在“无菌仓”内,每天16时至17时30分,他可以通过电话与玻璃窗外的父母对话。
记者问对于“悔捐”怎么看?吴志辉的母亲说:“不怨他们,一点也不。”她说这番话时,一脸真诚。
无论是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还是医院专家也都表示,“一定不要过多地谴责‘悔捐’的供者,他们可能承受着多方压力,可能对捐献过程不理解,心怀恐惧和担忧”。
“‘悔捐’的主要原因还是对捐献造血干细胞认识不足,科普力度不够。”洪俊岭说,志愿者捐献的实际上是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存在于骨头里,传统方式是用骨腔穿刺采集,现在则多通过注射动员剂,把骨腔里的造血干细胞释放出来进入血管,通过机器把造血干细胞从血液中分离出来。
洪俊岭说:“取一点造血干细胞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捐献造血干细胞全世界几十万例了,目前没有发现由于捐献造血干细胞而对身体造成伤害的案例。”
为避免捐献者的犹豫不决,能否调整骨髓移植手术的程序?洪俊岭说,一般不采取先采集的方法,因为操作复杂、费用更高。如果先采集,长期保存等待手术,就要把细胞放在液氮里面,由常温37摄氏度变为零下196摄氏度,使用时再恢复到常温。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很容易失活,影响疗效。
专家倡导献爱心要谨慎考虑
尽管认为“社会不应把焦点放在谴责某个人上,我们要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社会环境”,然而,洪俊岭、王恒湘等还是提出,人们在奉献爱心时要慎重考虑,尽量遵守承诺。捐和不捐是一步之遥,救与不救也在一念之间。
据悉,中华骨髓库共有165万人填写了志愿捐献同意书,我国每年都有几百例患者从中华骨髓库获得供体,现在共有3000多例实现了捐献。洪俊岭说,中华骨髓库正想方设法扩大规模,发挥最大的效应,让更多的人受益。“我们还要跟世界骨髓库联合,弥补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