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聆与贾樟柯(左)、郭晓冬(中)在渝拍摄《陌生》。
重庆频道消息 日前,由重庆籍女导演权聆自编、自导的处女作《陌生》入围第63届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单元,这也是该单元唯一入围的中国电影。1月22日,记者电话专访了身在北京的权聆,她对记者表示,“在家乡江津白沙的生活经历给了我很多创作灵感。”
15天完成剧本初稿
故事源自对白沙小镇的生活记忆
《陌生》去年8月全程在重庆拍摄,陶虹、郭晓冬主演,著名导演贾樟柯担任该片的监制。
1975年出生于重庆江津的权聆,中学毕业后移居北京。曾在《作家》、《收获》、《人民文学》等杂志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处女公墓》入选2006年中国最佳短篇小说。
采访中,权聆说自己是一名“狂热的电影爱好者”,因此,一旦有机会,“用影像讲故事”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据了解,《陌生》讲述的是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妻,在生活压力和社会变革面前陷入感情的困境,彼此突然发现对方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最后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去重新了解对方。
权聆对记者说,《陌生》这个故事源自自己童年时期,对江津白沙小镇生活的记忆,因此该剧所讲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上。
回忆起剧本的创作经历,权聆告诉记者,有一天,她的脑海里突然出现白沙一条老街的画面,画面里一个女人满大街寻找自己丈夫和孩子。
这种意象一出来,她立刻有了创作的灵感,仅用15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该剧本初稿的创作。
在2010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权聆创作的《陌生》剧本获得中国电影创投最佳创意项目奖。
贾樟柯慧眼识珠
对小镇生活的理解令二人一拍即合
从剧本到电影,离不开一位伯乐的慧眼识珠,这个人就是著名导演贾樟柯。
贾樟柯为什么会看中这个剧本?权聆说:“我把故事梗概给他说了,他觉得很不错。而且我们都是县城小镇里出生的人,而这样的小镇生活其实并不平静,所以我们一拍即合。”
而贾樟柯本人也对《陌生》给予了高度评价,“权聆本身是作家,文字、语言、对白都很考究,所以我觉得从她的剧本能想象到影像,我也相信她对演员的把握能力。”
尽管是第一次当导演,也并非科班出身,但团队的配置令权聆在拍片之前就已经信心满满。
导演贾樟柯担任该片监制,同时也为权聆这位新人解决了找投资难的困扰。《陌生》的剧本也打动了演职人员,小陶虹、郭晓冬倾情出演,凭《桃姐》获得大奖的摄影师余力,曾拍过《2046》和《春光乍泄》的灯光师黄志明也加盟该片。
权聆对记者说:“本来觉得自己在技术上有困难,但这样一个‘豪华’的团队弥补了我的不足。”
2月中旬全球首映
白沙人的生活场景也被拍入片中
“《陌生》这个剧本带有我强烈的家乡生活的烙印,所以这次选中的电影拍摄场景主要是在江津完成。”
权聆告诉记者,影片的大部分镜头都是在江津白沙镇完成。白沙镇400多名群众演员参与演出,剧组先后在白沙东华老街、老糖厂、聚奎中学等数十处地点取景。“不少当地人的生活场景也被拍进了影片中。”
另外根据剧情需要,江津区几江街道、石门镇也都有部分场景,而主城区的长滨路、南滨路及在城中穿梭的轻轨也都出现在影片中。
权聆对记者说,得知入围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单元的消息时,最初特别高兴,这两天心情就比较平静了。
贾樟柯对权聆说能够入围就已经算是成功了,不少欧洲国家的电影人得知入围就开始喝酒庆祝了。权聆告诉记者,目前他们还没有举行庆功宴,“等从柏林回来再说。”
据了解,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单元今年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41部影片入围,其中22部影片为全球首映,10部影片为国际首映。
《陌生》也将在那里进行首映,时间预计在2月中旬。权聆说,届时她会赶往柏林,“那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荣誉,我钦佩的不少导演都是从那里开始走向世界的。”
新闻链接
侯孝贤、贾樟柯都是从“青年论坛”单元走向世界
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单元始创于1970年,备受国际瞩目,许多当代著名电影导演都是从该单元首映开始走向世界,获得世界影坛的承认,如中国导演侯孝贤、王家卫、贾樟柯及索科洛夫、锡兰等国际名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