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数九隆冬,寒意袭人,但重庆茶园的轻轨工地上却是暖意浓浓。这里,《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露天电影正在放映。
在工地忙碌了一天的农民工沉浸在电影故事情节里,不时发出阵阵欢笑。“晚上能看场电影,一天的疲劳都没了。”已干了20多年焊工的铜梁籍农民工李峰笑着说。
这是市总工会流动放映队播放露天电影的一个场景。自2006年成立以来,放映队穿行在山城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工厂、到社区、入矿山,将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节目送到广大职工的家门口。6年来,共计播放1200余场露天电影,大大丰富了职工尤其是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浓浓关爱之情。
“哪里需要,我们就送到哪里去”
周一,江北嘴工地;周二,茶园轻轨工地;周三,大学城西科公寓;周四,木耳镇公租房;周末,市文化宫……翻开放映队的行程计划,本周7天有6场电影,安排得十分紧凑。
“哪里需要,我们就送到哪里去。”放映队队长魏康善介绍,作为市总工会送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放映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下基层,给想看电影却没有条件的职工放电影。
6年来,放映队3名成员,开着一辆老式金杯车,走遍了主城各区大大小小的工地,并深入到奉节、忠县、潼南、城口等偏远地区,为那里的职工送去电影大餐。
不畏远途,也不惧寒暑。有时候连观众都怕被冻着而离席,放映员仍坚守岗位。正如魏康善所说,天刚擦黑,正是别人下班回家吃饭的时候,而他们放映队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有时工友们看得高兴,一个晚上要连放两场电影,4个多小时,回家已是凌晨。“哪怕只有一个人看,我们也坚持放映。”
“职工想看什么,我们就放映什么”
位于市文化宫的放映队办公室,堆放着厚厚一大摞DVD。记者看到,有《大侦探福尔摩斯》、《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等新片,也有《狼牙山五壮士》《冰山上的来客》等老片子。此外,放映队还有一个装有百部电影的U盘,每个月都要更新一次。“职工想看什么,我们就给他们放什么。”魏康善说。
光有数量还不行,电影的质量才是关键。为把好这一关,在电影播放前,放映队成员都要把每一部电影从头到尾看一遍,有的甚至要看两三遍,才能判定这部电影是否适合播放。
“工人平时工作累,他们最想看些喜剧片、动作片;社区里老职工多,喜欢重温老片子;而IT工业园大多是年轻职工,爱赶潮流,最新电影总能吸引他们。”多年的放映经验,放映队已经总结出一套“放映攻略”,受到职工们的喜爱。
茶园轻轨工地上23岁的职工鲁新就是众多粉丝之一。他告诉记者,“工地离城区很远,到了晚上最难挨,只能看看电视,打打扑克,吹吹牛,早早睡觉,有时候就想家。如今工会关心我们,派放映队来给我们放电影,还是我们喜欢看的,太好了!”
今年,放映队还计划在厂矿放映电影20场,在公租房、街道等社区放映20场,在文化宫放映40场……对此,魏康善显得信心十足,“只要能让更多的职工看上电影,能放松一下,我们苦点累点也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