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去年12月29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20多名志愿者前往彭水,参观正在发掘的“渝东南最大的汉代石室墓”,“粉丝”李大义就提前几天跟随考古队员前往工地参与前期安排。
“李大义拥有自己的专业探洞队伍,野外经验十分丰富,而且能为我们提供各种器械。”周寅寅告诉记者,来到现场后,李大义提出不少建议,“比如站在哪个位置参观更安全,如何分组进入墓室,如何布置现场等。”
“此外,摄影师黎忠虎在每次志愿者活动中都负责摄影;警察万朝东负责与墓地所在区县的警方进行协调;文笔过硬的大学生则负责现场记录……”周寅寅告诉记者,在考古活动中,“骨干志愿者相当给力。”
爆料积极,但无效信息多
除了参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的各种活动外,网上发帖保护文物,也成为考古志愿者的主要职责之一。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志愿者提供的有效信息并不多。
研究院勘探办工作人员刘华介绍,2010年底,曾有志愿者在黄桷垭一建筑工地发现瓷片痕迹,经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勘探,最终保下了两座珍贵的宋代涂山窑。“此后,虽然也有不少志愿者在论坛上发帖提供线索,但不是年代太近,就是不典型,或者是我们已经发现并保护了的工地。”
记者在重庆考古网三峡论坛看到,2011年11月至今,已有12条志愿者提供的文物线索,不少人还贴出了清晰的文物配图以及自己的联系方式。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先联系志愿者了解相关信息,再通知当地文管所现场勘查。如果确认是文物,我们会立即展开保护。”刘华表示,虽然志愿者提供的有效信息并不多,但其与专业部门的互动已为重庆的考古普及营造出积极的氛围。
志愿者考古知识有待提高
周寅寅介绍,目前,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数字资料库里已有考古志愿者300多名,而其中较稳定的却只有20名左右,“很多志愿者,特别是年轻人,刚来的时候激情四射,一两次活动就看不见人了。”周寅寅说,留下来的这20多名“熟面孔”,平均年轻已有40岁。
年轻人为什么对考古不感兴趣?周寅寅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在不久前的走进考古现场活动中,一位90后志愿者在进入墓室里,向专家提出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没有《盗墓笔记》这些书里面的吸血蝙蝠、暗箭和尸体?”面对空荡荡的墓室和专家严谨的解释,女孩一脸黯然地叹道:“原来考古就是
这么回事啊!”
“不少年轻人的考古知识都来自市面流行的盗墓书籍,以及《鉴宝》等节目,而事实上,我们的古墓中并没有所谓的暗器机关,出土的器物大多也不及《鉴宝》上的那样精美。”周寅寅认为,让其科学理性地看待考古,是保留年轻志愿者的重要方式。
“考古很专业,但不代表不能生动。”周寅寅告诉记者,经过和志愿者的探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计划在今年推出一套浅显的科普读物,“用口袋书的方式让大家了解什么叫考古”。此外,在讲座方面,将更加注重趣味性,“让专家像讲《百家讲坛》那样讲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