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1月6日电(记者王新明)元旦假期刚过,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供暖呼声再起,争议也逐渐升温。中国南方应不应供暖?能不能供暖?如果能供,应该怎么供?
北方冷透皮,南方冷透骨
彭剑家在河北,2010年被公司派到贵阳办事处任职,今年是他在贵阳度过的第三个冬天。“在河北老家,进屋要脱掉羽绒服,在贵阳湿度大,屋里屋外几乎一样冷。如果说北方的冷透皮,那南方的冷就是透骨。”彭剑说。
受强冷空气影响,4日,贵州、湖南、江西等地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贵阳、长沙等市区内道路结冰、路面湿滑,南方电网114条输电线路出现覆冰。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寒,五花八门的取暖设备走进南方居民家中,电暖器、暖风机、电热毯、空调等“各显神通”,燃气、地热取暖等也渐渐成为市场“新宠”。而在一些低收入家庭以及农村家庭,烧煤或木炭仍是主要的取暖方式。
在贵阳市民李文孝家中,一台电暖炉摆在客厅中央,既可以取暖,也可以用来烧煮火锅。李孝文说,因为取暖用电多,从12月到第二年的2月,每月电费多支出200元以上。今年实施阶梯电价,可能电费会更高。
为应对严寒天气,一些南方老人还选择了“候鸟式”过冬。天冷了,家庭收入允许的就到海南等地避寒,等春暖花开了再回家。
供暖争议持续升温
“随着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传统的秦岭-淮河南北供暖线早已过时,南方供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了。”贵州省政协委员聂坤琪说。
聂坤琪介绍,气象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12月至次年2月,贵阳月均气温一般在1℃之下,最低达到了零下6℃;月均湿度在70%至80%之间,最高达到95%。其中,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就降低1℃。照此推算,贵阳这三个月的月均气温在零下6摄氏度左右。
“传统取暖方式能耗大、成本高。如果实施集中供暖,贵阳市可节约能源两至三成,市民也可少支付30%左右的取暖费。”聂坤琪说。
贵州省环保厅副厅长瞿丽雅认为,除了节省能耗与居民支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集中供暖有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净化城市环境。
对于南方供暖,一些政府部门和专家也表示了担忧:供暖作为一种大规模、系统化的公共服务,涉及规划、技术、人才等方方面面,且缺乏相应的经验,不应仓促上马。
记者在贵阳采访了解到,原来城市规划建设中没有考虑集中采暖设施建设,如在现行城市建成区中实施集中供热,市政热力管网、热交换站等设施施工难度很大,工程投资较北方实行集中供暖的城市要大得多。
就在南方是否应该供暖的争议声中,一些行业看到了商机。在贵阳,总建筑面积720万平方米的中天“未来方舟”楼盘因为承诺集中供暖,持续热销。
南方供暖不能照抄北方
如果南方能供暖,应该怎么供?目前,武汉、南京等地开始“试水”供暖。2012年12月初,武汉东西湖区与神华集团就热电联供项目签订合作协议,神华集团将投资55亿元,在东西湖建设两台共70万千瓦热、电、冷联供机组,供暖范围150平方公里,惠及市民上百万人。
在贵州,当地日前出台《关于推进热电联产加快发展的意见》明确,鼓励大型煤炭企业通过兼并、联合、参股等方式,按地域、运输通道和销售市场组建热电一体化大型企业集团,形成煤热电一体化基地,以促进城市和产业园区集中供电、供热。
六盘水市是贵州最早开展集中供暖的城市。六盘水市市长何刚介绍,今年春节前将启动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其中一期投入近8亿元,供热面积1200万平方米。
“集中供暖应因地制宜实施,不能照抄北方。南方省份之间气温差别很大,应该先试点,再逐步在一些有取暖需求的城市推广。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还可以考虑向城市周边人口密集、居住较为集中的小城镇延伸,惠及农村居民。”何刚说。
聂坤琪建议,可考虑采取“分散式集中供热”方式,以居民小区、独栋楼宇等若干区域为热源点,“分户计量”收费,供暖时间可根据气温变化适时调整。这样,如果用户不使用暖气就不需交费,当有用户因为欠费而被停暖,其他居民不会受到影响。
“在供暖工程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多渠道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以企业为主体,政府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供暖项目建设。”聂坤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