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今年初,重庆市能源集团旗下的数十座煤炭堆场,压满了黑压压的煤炭。
煤量、用电量和物流量,是国际通用的衡量经济活跃程度的三项硬指标。2012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速连续第5个季度出现下滑。
重庆也不例外,今年一季度,一连串“走低”的数据摆在这座新兴直辖市面前:投资、消费等增速开始下滑。
没有一个较高的增速,总量上不去,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就成为无本之木,科学发展更无从谈起。
稳增长,成为当时重庆经济的当务之急。
从一季度末开始,重庆在中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同时“出招”——中观层面,提振实体经济的13条措施、设立民营经济专项扶持资金、实施结构性减税为企业让利等措施先后出台,目的只有一个:为企业纾危解困。
宏观层面,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扩大内陆开放,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利用外资……
一系列措施的出台,让重庆经济实现大转弯:年初跌到低谷,然后止跌回升,一路上扬。总体上呈前低后高、逆势而进的态势。
煤炭行业最先感受到了“春江水暖”。
11月,巫山煤电公司不仅卖完了此前堆积的全部煤炭,连寻常年份滞销的煤矸石,也被买家一扫而空;10月,全市累计用电量43.07亿千瓦时,同比上升2.96%。
截至三季度末,重庆市GDP增速达到13.8%,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6.1个百分点,增速位列西部第一、全国第二。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上,市长黄奇帆在总结2012年重庆市经济工作情况时,两次提到“升”字,而与“升”意义相近的增、进、超、提高等字眼,多达32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