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斤肉片,分给全校98名学生,每人不到一两
●学校有一本明细账,校长看到就发愁
●学校没有自来水,学生将沾着菜渣和饭粒的碗直接放进书包
“吱溜”!一辆车体溅满泥水的小货车,停在了村小的操场上。校长杨书银从副驾驶室的窗户探出头来,大喊了一声:“水来了——”
喊声刚落,从两楼一底的灰色教学楼里,跑出来五六位老师,和杨书银一道,七手八脚地从车上往下搬水桶。50斤装的塑料水桶有28个,都编了号,装满了水。
这是12月3日早上9点,发生在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花竹村小的一幕。
学校没有自来水,饮用水是从3公里外拉的井水,每个星期要拉两三次
花竹村小距巫山县城约40公里,开车要1个多小时。尽管它不是巫山县最偏远的村小,但据县教委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硬件条件却是最差的。
花竹村小全校有6个年级共98名学生,今年初开始实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28个水桶被搬进教学楼对面的简陋食堂后,炊事员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跟着杨书银走进食堂,记者发现,这里充其量只能算是一间多功能厨房——
房间只有十一二个平方米大小,屋角摆放着两个烧得火红的煤球炉,以及县委、县政府赠送的电蒸锅和冰柜,上面印着“巫山县学生营养工程专用设备”的字样。一旁,用砖石砌成的案板贴了白瓷砖,两张凹凸不平的旧课桌拼凑成一个操作台,上面摆放着盐、豆瓣和味精。
因为没有足够的操作工具,炊事员就着一个大塑料盆,将发好的粉条直接在盆里切断。然后淘米、蒸饭。
“按规定,学校食堂应该有分菜间、操作间、储藏间,但我们只有这条件,只好把教师宿舍底层的这间屋夹出一半,将就了。”杨书银不好意思地搓着手说。
刚才运来的水是干什么的?“学校没有自来水,这些饮用水全是井水,是从3公里外拉来的,每个星期要拉两三次。”杨书银说,因为运水要花钱,学校用水很节约,洗菜也省着用。“但学生就‘造孽’了,上了厕所连洗手的水都没有。”
肉6斤,98名学生,每人每天吃不到1两肉
“今天吃白菜炒肉片、粉条和紫菜汤,学生每人还有一个鸡蛋。”炊事员李伦琼走进厨房,报了今天中午的菜谱。
“她是我老婆,和另外一个教语文的女老师负责全校师生的伙食。”杨书银解释,学校只有9位老师,每个老师每周要上10多节课,有的还要当班主任。老师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给学生做饭。“再说,请外面的人来做伙食一来不放心,二来,若干几天就走人,哪个来管这摊子事?她是家属,我好歹心里有底。”
上午10点半,李伦琼开始炒菜。放点油、盐,再放点大蒜,一大盆粉条倒进锅,李伦琼不停地挥动着大锅铲。快起锅时,李伦琼洒下一点葱花,厨房顿时弥漫起香味。
就在这时,刚才还“呼呼”吹气的电蒸锅突然没声了。
停电了!
“啷个停电了哦?这下学生中午饭啷个办哟?”李伦琼惊慌起来。
校长杨书银赶紧给镇上打电话,得知半个小时后就能通电,但学生吃饭的时间肯定要推迟了。
在焦急中等待了近1个小时后,电来了。李伦琼赶紧继续炒菜。
把切好的半盆肉片倒进铁锅里,为了快点熟,李伦琼往里面加了点水。肉大约有6斤。记者算了算,98名学生,每人还吃不到1两肉。
1点半,学校广播宣布:开饭了!对面教学楼传来一片欢呼声
12点半了,饭还没蒸好,菜也没有炒熟。平常的这个时候,学生们已经开饭了。
“李老师,饭什么时候好啊?”
“李老师,今天中午我们吃什么,肚子都饿了。”
不时有老师和学生来问开饭的时间。
“因为临时停电,今天大家吃饭时间要推迟。”学校通过广播通知师生。
中午1点左右,饭菜好了。兼职炊事员、50多岁的李德生老师赶紧舀些饭菜,吃了起来。
学生们都还没吃饭,怎么老师自己先吃上了?
杨书银赶紧解释:这是巫山县实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推行的“首尝制”。即学校食堂饭菜做好后,由一名老师提前半小时就餐,若老师没有食物中毒等症状,做好的饭菜才让学生吃。
1点半,学校广播宣布:开饭了!对面教学楼传来一片欢呼声。
两位炊事员拿出6个塑料小盆和6个塑料桶,将热腾腾的菜和滚烫的紫菜汤分装进去,由老师和学生代表欢天喜地地送进了教室。
对学生来说,学校的午餐有菜、有肉,也算是一顿牙祭了
“开饭了!”5年级教室,一位个头比同班同学矮半个头的小男孩开始张罗着分饭菜。
他叫张席忠,12岁。他分饭菜特别认真,每人1/3勺的白菜肉片和1/3的粉条,绝不会多,也不会少。轮到自己了,他提起勺子正准备把里面的菜倒进碗里,突然发现勺子里的菜似乎多了点,于是他又轻轻抖了抖,倒出来多余的菜。记者数了数,倒进他碗里的,只有三片肉。
一大碗饭很快被吃完,张席忠又舀了第二碗。这时,他碗里的肉还有两片。
“我们班大约有1/3的学生是不吃早饭的,因此有不少人营养不良。上次做课间操,张席忠还因此晕倒了。”班主任张兴朋说,班上不少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孩子们大多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很多老年人没有吃早饭的习惯,学生也就吃不上早饭。还有一些学生,家里经济条件较差,也不吃早饭。“对他们来说,学校的午餐有菜、有肉,也算是一顿牙祭了。”
记者看到,由于学校没有自来水,学生将沾着菜渣和饭粒的碗直接放进了书包。
“学校要求学生们把碗带回家洗,还要用开水烫。但我好几次发现学生的碗没有洗干净,摸上去滑溜溜的。”张兴朋说。
饭吃完了,和其他学生不一样,张席忠并没有吃鸡蛋,他把蛋和没有洗的碗一道放进了书包。他说,要带回家给爸爸吃。
张兴朋说,张席忠的妈妈因为精神问题一直长期住院,他爸爸前段时间生病失去了劳动力,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差。张席忠每天晚上回家还要给爸爸做饭。
每个月要拿1000多元补贴营养午餐,“就现在的伙食水平,我们已经入不敷出了。”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于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们也想把这顿午餐安排得更好些。”杨书银话锋一转,“想法虽好,办起来却有点难。”
他掏出一本记得密密麻麻的账本,说,“就现在的伙食水平,我们已经入不敷出了。”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天要用大米30斤,按2.5元/斤算,共75元;油4斤,按8元/斤算,共32元;肉4斤,按12元/斤算,共48元;小菜(葱、豆皮、粉条、洋芋等)40斤,按1元/斤算,共40元;一个鸡蛋98个,按0.6元/个算,共58.8元;此外,每天还要用佐料10元,做菜用的蔬菜(豆皮、紫菜等)约30元。
“这样算下来,每天吃进学生肚皮的开支就达293.8元。”杨书银说,国家给每个学生每天的补助是3元,3×98=294元。看似收支持平,可还有一大笔费用没含在里面。
杨书银指着账本说,两个炊事员每人每月工资800元,共计1600元;做饭用的电按每天12度计算,需10元;做饭需要的水要请人运输,大约每天20元;做饭烧煤每天大约需10元。一个月按22天计算,这笔费用就是2480元。除去国家给的补助,以及县教委支付的保运转经费,学校每个月还必须从公用经费里拿出1000多元来补贴。
“我们农村小学的公用经费本来就不多,现在一些教师培训活动,都不敢轻易让他们参加了。”杨书银苦恼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