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一则“重庆豪华游轮六成歇业”的消息日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记者12月14日调查发现,冬季是三峡游传统淡季,12月起,重庆市各大游轮公司便对旗下豪华游轮开始了为期45-60天的年度例行保养,所以线上游轮大量减少。
虽然虚惊一场,但此消息无疑透露一个事实:近年来重庆市大手笔打造豪华游轮,牵动着公众神经,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围观。重庆市豪华游轮发展现状到底如何?未来之路又将何去何从?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现状:载客量“跑不赢”运力
今年,重庆市新增了5艘签约豪华游轮。市旅游局营销中心负责人介绍,加上未签约的4艘,目前,全市在线运营的豪华游轮总数已达到31艘。“年底之前,旅投集团还有2艘签约游轮将上线运营。”
从去年的37.2万人次,到今年的50.7万人次,重庆市签约豪华游轮的总运力增长了三成以上。但实际载客量的增幅却不足两成,以至于今年重庆市签约豪华游轮的平均载客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从去年的78%跌到今年的67.8%。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内某游轮企业高管告诉记者,目前重庆市豪华游轮的经营产品开发并不完善。“我们每条船的船票收入占到了整个航程收入的80%以上,本该是盈利点的船上二次、三次消费产品却不景气,导致豪华游轮的盈利能力大打则扣。”
“一艘5星级豪华游轮跑一趟三峡,经营成本在70万元左右,如果加上财务成本,将达到85万元左右,由于缺乏再次消费,所以载客率高于70%仅能勉强保证经营平衡,高于80%才能保证财务平衡。”该高管算了一笔账。
“通常,一艘豪华游轮从生产到下水,需要18—20个月,而重庆市游轮公司游轮下水普遍在14个月内。”该高管认为,这意味着重庆市游轮下水的集中度比较高。“去年游轮市场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今年又有大批量新船下水,本来不大的蛋糕又被切小了,供大于求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事实。”
前景: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
“明年上半年,我们还有2艘游轮要下水。”重庆新世纪游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建虎表示,作为民营企业,在“供大于求”的现实面前,敢继续投入游轮,足以说明三峡游轮旅游市场潜力。
“只有850公里长的莱茵河和1250公里用于旅游的多瑙河,各自都有200多艘游轮,每年游客量分别在200万-300万人次,而在整个三峡中,运营的游轮大约只有80艘左右(包括湖北籍),年接待游客量100多万人,其中乘坐豪华游轮的不足40万人。”彭建虎认为,这不应该是三峡游轮市场的真实实力。
对此,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副院长王宁表示认同,“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休闲度假需求普遍产生。而早在2009年,重庆人均GDP便达到了3370美元。”
“作为‘水域旅游’从观光到休闲的最佳跳板,游轮产业平均以每年8.6%的速度迅速发展,并以1比14的高带动系数拉动消费。作为世界上唯一可供游轮通行的高山长峡,三峡发展游轮旅游潜力相当巨大。”王宁将三峡游轮旅游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
困难:景区、营销“双瓶颈”
纵观全球,长江的名气并不亚于莱茵河、多瑙河,同时,长江也拥有世界顶级的豪华游轮。但为何年接待游客量却仅仅100多万人呢?
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罗兹柏认为,“游轮是休闲旅游时代的产物,但三峡沿岸配套景区却一直难以实现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的突破,造成三峡旅游‘上船睡觉、上岸看庙’的尴尬。”
“丰都、白帝城、石宝寨这些景区打造多年,直到现在,其游览模式依然是导游带着走一圈就结束了,游览时间普遍不超过3小时。”罗兹柏表示,“在莱茵河、多瑙河就不一样,虽然周边景色看多了也千篇一律,但坐在沿岸小镇上听音乐,喝咖啡,看戏剧,就是一场不厌的欧洲休闲之旅。”
“观光旅游能带给游客只有一次性的视觉冲击,不能留住客,更难以吸引回头客,景区要发展休闲旅游,结合当地特有的文化,尽可能多的配套体验式项目,让游客以‘休闲’的心态深入其中,才足以让其产生‘再来’的兴趣。”罗兹柏说,“三峡与游轮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三峡景区本体的落后,势必会影响到游轮旅游的发展。”
此外,重庆长江黄金游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佘阳毅则认为,营销缺乏整体性和机动性,也是“三峡”人气不足的原因之一。
对策:游轮就是“目的地”
解决景区转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大量的游轮已经下水,如何能更好地将蛋糕做大,从而分享市场?
重庆中旅集团的宣传单似乎给出了答案:将游轮本身作为旅游目的地打造。
“集餐厅、购物街、游泳池、电影院、SPA馆等于一体,游轮就是一个小型的城市综合体。”佘阳毅说,“2000多元的价格,四天三夜,五星级标准包吃包住,核算其实并不贵,可以不称其为旅游了,就是高端的休闲度假享受。”
“目前,沿途景区不下船的游客数量越来越多了,特别是重庆本地的游客。”佘阳毅说。
彭建虎透露,目前“船上娱乐+登岸观光游”的游轮旅游方式,未来将会变为“船上娱乐+特种(主题)度假”方式,游轮同时扮演了五星级酒店和休闲度假区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