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今年45岁的张玉平,在位于重庆市万盛经开区青年镇的重庆市105中学当生物教师已有24年。
这期间,张玉平有多次机会调到条件更好的城区中学任教或其他机构任职,但他都放弃了。他选择继续留守在这所山区农村初中学校,“我是这片土地的儿子,这里的教育更需要我。”
11月21日,记者走进105中学,走访张玉平的同事、学生,发现这位有着12年党龄的党员教师,不仅有着一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还无偿地承担起学校文学社、艺术团、版画兴趣小组等学生社团的牵头工作。在同事们的眼中,张玉平就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干工作从不觉得辛苦,在全校40多名党员教师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
生物教师办起了文学社
大学期间,张玉平读的是生物专业,但他骨子里爱好的是文学。毕业分配进入105中学任教后,文学青年的情怀依然萦绕在张玉平的心头。他决定,在学校创办一个文学社,让学生们课余时间多读点书,并培养学生们的文学兴趣。
得到学校同意后,他在校园里贴出招生启事。没想到学生们报名踊跃,第一个学期就招了上百名社员。
为了满足这些农村孩子的阅读欲望,张玉平成了一只“淘书虫”。无论是学校其他老师的,还是身边亲戚朋友的,或者是以前他教过的学生的,但凡他看到有阅读价值的书籍,他都想方设法“藏”进文学社的图书阅览室。如今,阅览室已经拥有了各类丛书1500多册。
这些年来,文学社前前后后已吸收了800多名学生社员。文学社还办起了社刊《薪火》,专门发表学生们的习作。“多年以后,不管他们在哪里求学,或是在哪里工作,只要他们还记得,读初中时,张老师要他们养成读书的习惯,这就足够了。”张玉平说。
力所能及帮助他人
在学校里,几乎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知道,一旦谁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热心肠的张玉平总是伸出援助之手。
在张玉平办公室的抽屉里,放着一个小小的音乐盒。那是去年毕业的学生杨梅送给他的。杨梅自小父母双亡,一直跟着舅舅生活。为了不给舅舅一家添加更多负担,杨梅在学校的生活非常节俭,吃饭时几乎没有打过一份肉。
了解到杨梅的处境,张玉平四处奔走寻找帮助。当地的一位企业家听张玉平介绍了杨梅的身世后,答应给她提供资助,供她顺利完成初中学业。杨梅升入职高后,张玉平还常常打电话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今年8月,张玉平在当地报纸上看到出生时就患上鱼鳞病的5岁女孩张欣玲的报道,他把报纸复印了十几份分发给同事和学生们传看。国庆期间,张玉平和几名学生带着为小欣玲募捐到的1940元钱和新买的衣服、毛绒玩具等礼物,来到小欣玲的家里,为她送去关爱。
在学校校长谢代明的印象里,张玉平帮助他人的事情数不胜数。“同事结婚或是搬家,张玉平总是主动前去帮忙。平时其他老师做课件需要帮助,也总是第一个想到张玉平。学校艺术团和版画兴趣小组开展活动,张玉平也主动揽下。用一句话概括:他总是想方设法地为学校和老师、学生们做点事情。”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初中阶段,生物不是主科,许多学生不感兴趣。但在105中学,只要是张玉平的生物课,学生们都精神高涨,劲头十足。因为张玉平的课既生动又好玩,不仅讲故事,还有他精心准备的各种标本模型。
张玉平说,多年来的教学让他养成了一个习惯:课堂提问时,学生的回答即使错了,他也从不批评。在他看来,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鼓励。
张玉平还兼任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设立在他办公室门口的心理咨询投信箱上写着“投进一点烦恼,回报一片阳光”。谢代明说,平时,学生们都把张玉平老师当成知心朋友,有什么烦恼都向他倾诉。
有人问张玉平,工作20多年了,为什么能够一直保持这么高的工作热情?张玉平说,有句话叫“身教重于言教”,身为一名党员教师,就应该时时想着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力是做出来的。你说的话,你做的事,你做出了什么样的成绩,就在学生们的心目中勾勒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