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搬迁后的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将于明年春节前后在重庆市李子坝正式开馆。届时,3000多块明代早期至上世纪初的珍贵匾额将整齐亮相,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
修在地下的匾额博物馆
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是重庆市名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光瑞创立的第二家私立博物馆,原坐落在大坪七牌坊。10年前,刘光瑞收藏的匾额还只有300多块,如今,收藏的匾额已经有3000多块了。由于原址陈列面积较小,于是他决定搬迁。
日前,刘光瑞自筹资金在李子坝修建的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完工,新馆陈列面积为3000平方米。昨日,刘光瑞高兴地说:“我这些‘沉睡’了10年的宝贝终于可以出来亮亮相了。”
整座博物馆犹如一座“地宫”,平街走进博物馆大门,就要沿着斜坡往“地下”走,下了一层楼,眼前就为之一亮。3000多块匾额藏身于“地宫”内,岁月的印迹扑面而来。
刘光瑞说,因匾额都是木料做成,不能受日照,保存环境要求恒温、不能太潮湿。因此,把博物馆修在“地下”是最好的选择。
馆内的匾额按照祝寿匾、建房匾、商业匾、婚庆匾、科举匾、宗祠匾等进行分类陈列,匾上题写着“天地长春”、“凤集高梧”等字样,内容涵盖功德声望、贞洁贤孝、医德教泽等。
从猪圈里“抢救”出一块残匾
“过去,匾一般都出自大户人家,后流落民间,多在农村成了门板、床板、洗衣板……”刘光瑞说,由于保存环境不好,他搜集到的许多匾上都满是刀痕、蛀虫眼、斑痕。
上世纪90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机会,重庆市著名书法家许伯建对刘光瑞说:“今天的人看到古时的匾都要畏惧三分啊!这上面的字都是榜书,斗大的字,没有一定的功底可不敢下笔。”许伯建还告诉刘光瑞,匾额中的学问很多,世界上遣词造句一模一样的匾很少很少。
由此,刘光瑞对匾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走到一个地方,他就打听哪里有匾。20多年间,他时常走进别人家去掀开床脚、抬看门板、钻进柴房倒腾待烧的木板。
有一次,刘光瑞甚至从猪圈里“抢救”过一块写着“巡礼”二字的匾。那是在四川宜宾李庄一户农家,“当时我是去那个农家搜医书,听到一旁的猪圈里,几头小猪儿在拱圈,很可爱。我就走过去伸手逗小猪,无意中碰到猪圈挡板,板上有字,我一摸,感觉是块匾,果然就是。”可惜的是,那户农家为了配合猪圈门的高度,把这块匾锯短了,还在后面钉了一个猪圈门的门栓。
在刘光瑞眼里,这些残匾也有它的价值,他专门设置了一个区域来放置它们。“试想一下,它们曾经经历了怎样的荣耀,又怎样被遗弃,它们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名人匾背后有着一个戏剧性的故事
匾额很重题写者的名气,名人匾也是最具有收藏价值的匾额。馆内的陈列中就有一批名人匾,题写者的阵容堪称“豪华”: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北洋大臣李鸿章、晚清重臣左宗棠……
这批名人匾中,有左宗棠为下属题写的“勤俭可风”,有冯玉祥题写的“天地长春”等等。
这批名人匾的来历,包含着一个戏剧性的故事。它们本来由一位生活在上海的日本人收藏,他热爱中国近代史,就收藏了一批中国近代名人匾;他喜欢中国,就娶了一个中国女孩。不幸的是,后来,夫人病逝了,他心灰意冷,带着这批名人匾回国时,被上海海关卡下来了。
这个日本人只好把这批匾卖了回国,当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这批匾最好是落在一个真正的藏家手里。
刘光瑞说,这批匾先落到一个湖北人手里,又落到一个阆中文物商手中,最后重庆璧山一个刘姓老板打算拿下,定金都交了,“但货运来时,他又吃不准真假,就叫我去看一下,我一去,趁他犹豫不决,就全要了。后来看到一家杂志对我的专访,那个日本人才放心了,他收藏的30多块匾,就在我这里安生了,我这是帮国家捡了一个‘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