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半个多月没锁大门,家里居然一件东西都没有少!”近日,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街道上清寺路社区嘉陵桥西村的付阿姨,经历了一场惊喜。半个多月前她去北京看望儿子,最近回家发现家门虚掩着,才想起自己出门时忘记锁门了,这让她大吃一惊。她连忙进屋检查,却发现一件东西也没丢,这又让她连呼幸运。
其实,付阿姨的经历不只是幸运,这与上清寺路社区的治安巡防搞得好也有很大关系。在社区党委的安排下,社区每天24小时有巡防人员巡逻,不法分子想下手都难。
“红袖标”专盯可疑陌生人
“我们社区原本盗窃案多发,老百姓常抱怨该管管了。”上清寺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中兰说,上清寺路社区是主城典型的老式开敞型住宅小区,小巷子四通八达,从牛角沱转盘到上清寺转盘,有3条路可以进出社区,加之居住的流动人口数量超过了常住人口,管理难度很大。
为改变状况,去年10月起,居委会决定增强巡防力量,动员社区志愿者加入到了守楼护院队伍。64岁老人孟寿祥就是其中之一。
11月12日上午,记者在社区碰到了老孟。他胸前戴一块儿醒目标牌,左手别着“红袖标”,拿着水杯正在巡逻。老孟乐呵呵地说:“只要有行为可疑的陌生人,我们就上前问问,看看是干啥的。”
今年8月,孟寿祥就和另一位志愿者杨元福一道,成功阻止了一起社保卡诈骗案。当时,一男一女冒充社保人员正在“忽悠”31幢的黄婆婆。两人一见孟寿祥他们的“红袖标”,一溜烟儿跑没影了。事后,黄婆婆开玩笑说:“‘红袖标’硬是要得,戴上它,两个老头儿也能吓跑年轻骗子。”
据悉,上清寺路社区的治安巡逻,有着严格的时刻表:社区将每天24小时划分为3个时间段,8点到14点、14点到20点两个时间段,由社区12名平安志愿者轮班巡逻;20点到次日8点,由派出所联防队员负责巡逻。
交换巡逻不留真空地带
除了动员“红袖标”,上清寺路社区还不断创新治安管理机制。
12日上午,位于该社区嘉德大厦的翼飞物管公司3名保安,与路灯大厦的蒲田物管公司的3名保安相互交换安保区域。与此同时,另两幢楼房的物管公司保安也在相互交叉巡逻。吴中兰告诉记者:“这就是我们今年3月启动的警民联勤联控治安防范机制。”
这种新机制的名字听起来拗口,但实施起来并不难。
上清寺路社区按照辖区治安管理特点,将14家社会单位结成了7组对子,结对单位每天至少两次互换巡逻保卫力量。在互换时,保安力量按照当地派出所规划的合理巡防路线,沿路开展巡逻。7条巡逻线路每天都有保安经过,从而加强了社区整体防控能力。辖区派出所和社区党委还在每月的最后一天开会,沟通近期治安动态,集中对平安志愿者和保安力量进行专业培训。
“现在,我们社区的治安防控既有专业保安力量参与,也有群众志愿者参加,不法分子不敢轻易到我们社区了!”57岁的社区平安志愿者李权芬自豪地说。
而根据统计,上清寺路社区自开展专群结合的治安巡逻防控以来,盗窃、抢夺等案件发案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