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频道消息 位于长江沿线的重庆市忠县忠州镇,曾肩负着移民迁建的重要任务,十字街社区是三期移民搬迁重点社区,移民搬迁户1196户、搬迁单位76个,在这里当党委书记,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关键时期,张光霞挑起了“大梁”,她解民忧、排民难、寻富路、谋发展。十多年过去了,她成为了社区移民心中的“一缕阳光”。
光霞“扫楼”
——让每个人都搬得出
党员张光霞曾是一名下岗职工,1998年参加社区选举,成为忠县忠州镇十字街社区居委会主任。因工作方法得当,深得群众认可,2001年11月任社区党委书记。
新“官”上任三把火,东坡路百余户居民长时间使用每吨高达6元的“天价水”,群众怨声不断。张光霞闻讯后,四处奔走、多方协调,终于引起相关部门重视,解决了这一久拖未决的难题。
2006年,十字街社区进入了移民搬迁的关键期,为了让每个人都搬得出,张光霞开始一户一户地查看劝说(当地称为“扫楼”)。居民向明忠双腿瘫痪,进出都靠轮椅,工作人员一上门,他就一句话,“反正不搬!”
这是为啥呢?看看老向的四合院,有花有草有空地,即便坐上轮椅也能活动自如。张光霞回家一查看,向明忠被安排到移民还建房六楼了!在调整楼层后,老向一家痛快地搬了家。
在张光霞的带领下,社区干部一栋栋的“扫楼”,移民搬迁工作未耽误一天。
爱心管理
——让移民稳得住
搬迁后,以前开杂货店的没门面了,卖小面的关门了,不少移民失去了生计。政府引导发展“劳务经济”,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了老人和孩子……
“照顾好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才能让在外打工的青壮年安心。”张光霞说,为此,十字街社区建立了“爱心门铃”、爱心书屋、爱心医疗站和爱心聊天室,做到困难群众有人扶,空巢老人有人问,留守儿童有人帮,百姓健康有人管。
面对居民的请求和难处,张光霞从不推诿。
李彦洁患有智力障碍,自幼失去父母,从小就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张光霞在走访中得知小彦洁外公生病住院,家中无人照料,就把小彦洁接到自己家中,给她做饭、洗澡、换衣,过春节还带她去买新衣服。
张光霞还在小彦洁家里安装了“爱心门铃”,危急时刻,只要一按电钮,就会有志愿者和社区干部在第一时间赶到。据了解,目前,社区已为86名空巢老人安装了爱心救助门铃。另外,还建起了爱心超市、爱心聊天室、留守儿童活动室,真正把工作做到了移民心坎上。
现在,十字街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已有1600多人加入,其中大部分是移民搬迁户。
探索新路
——让百姓逐步能致富
移民搬迁后,辖区内不少企业因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而关停,很多职工因此下岗,生活困难。张光霞一边将低保金及时送到困难户家中,一边倡议成立了“吉祥家政公司”、“红土地农贸市场”和微企指导站,帮扶困难群众找工作、筹资金、跑手续、建房子,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再就业平台。
下岗职工刘平在红土地农贸市场开了一个卤菜摊。由于味道好,价格公道,生意异常火。“生意好的月份,一个月能收入上万元,今年打算买辆车,带家人出去旅游。”刘平说。
为了能给想干事、能干事的移民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社区还建立了一条“移民商业街”。随即,移民们开餐馆、卖衣服、经营水果店……不少人渐渐适应了新环境,并慢慢地富裕起来。
“小小一条商业街,给了移民新活路!”忠州镇一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十字街社区已累计帮扶数百名移民再就业,该社区也被市政府命名为“充分就业社区”。
“你之前干什么工作”、“现在想干什么”、“你缺资金还是场地”……如今,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张光霞走访移民时的“必选题”。因为,她希望社区里每一个移民家庭都能幸福,他们的家都能透进一缕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