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9月25日电(记者 郭丽琨)到位于中国中部内陆山区的“革命的摇篮”
井冈山学习,对于很多中共高级领导干部来说是一次寻根之旅、革命朝圣之旅。对于青年干部王保汉来说,这还是一次答疑解惑的好机会。
40岁的王保汉是海南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管理处处长。他和47名海南省的处级干部一起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培训,他是本期培训班中最年轻的学员。
王保汉是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来到这里的:“到井冈山培训到底会学些什么?革命历史以前也学过一些,培训会有什么新内容吗?与80多年前相比,社会环境已经大不一样了,怎样才能把井冈山精神应用到现实工作中?……”
井冈山被誉为“革命的摇篮”。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在此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梅黎明喜欢用“穿越时空”来形容学员在井冈山接受教育的经历。
他说,学院充分利用井冈山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对学员进行以现场体验式为主的培训方式。通过学员体验、教师点评,回溯和重现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让学员在历史的现场沉思历史,在历史的纵深处感悟现实。
第一次来到井冈山参加革命精神和党性培训,王保汉对这里新颖而成熟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感到很意外。
学员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党史、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专题理论课程外,还会到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的旧居、红军以少胜多的黄洋界哨口等上现场教学课;身穿红军服、头戴八角帽走红军走过的挑粮小道;在老师带领下唱红歌;在研讨课上进行思想交锋。
由于学院外出进行现场教学较多,它也有“车辆上的学院”之称。
2005年3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同时建成并正式开学,成为对中国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军队干部进行中共党史、党建理论、革命传统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的国家级培训基地。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一项功能定位就是把学院建设成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永葆革命青春的“加油站”。
截至2012年8月底,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共举办各类培训班789期,培训学员39245人。其中,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占受训领导干部总数约70%,70年代以后出生的约占30%,这当中甚至包括一小部分“80后”的学员。
本月1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的包括100余人的年轻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刚刚结束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为期两周的培训。这个班主要由“70后”地市级领导和“75后”县市区“一把手”组成。
随着更多的“70后”、甚至“80后”领导干部走入学员队伍当中,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意识到不同年龄段学员的特点和需求差异,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以便向年轻一代有效传递“红色精神”和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教授王旭宽表示,现在中共的中高级领导干部中年轻干部越来越多。他们大部分在和平年代出生、和平年代成长,由于相隔年代久远,对中共早期的历史、奋斗史不像原来一些老干部那么熟悉。
他说:“相比之下,年轻学员接触这段历史时自己的想法、不同的意见会更多一些。他们有时会提各种比较尖锐的问题,与教师的思想交锋更多一点。我们会把这段历史客观地告诉他们,并帮助他们通过自己消化、琢磨更好地加以理解。”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务部主任柯华表示,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能触发年轻学员的兴奋点和激情。
他说,我们的教学设计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为了讲历史去讲历史,历史必须跟现实对照,这样才能对学员的受训起到更好地效果。“在课程设计上,我们会根据不同学员的特点有所侧重。课堂中实时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和案例与我们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理念结合起来,让大家进行讨论分析,看有哪些可以借鉴或吸取教训的地方。”
据介绍,学院除了在开班前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员需求外,为了适应年轻学员的需求,在讲述革命历史时会加入必要的背景介绍和讲解,从方法上则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为达到这一目的,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尝试通过在常规拓展训练项目中加入井冈山革命历史背景叙述和情景营造,为年轻学员开展“红色拓展培训”。同时,在整期培训结束后,学院也会鼓励年轻学员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而不是通常的写心得体会的形式来总结培训的收获。
梅黎明说:“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谋利益始终是共产党的宗旨。穿越时空,到井冈山来学习的就是一种理想信念。在当时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中共领导人如何取得革命的胜利的理论思路、工作方法和实践经验现在的领导干部仍然可以借鉴学习。”
王保汉对井冈山精神中的实事求是、敢走新路感受尤为深刻,他说,“老一辈领导人在艰苦斗争的环境下,仍然通过调查研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我们在新时期,更应该在工作中勇于创新,更好得为老百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