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市卫生局发布《“十二五”重庆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到 2015年,我市将建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卫生应急体系,并拟定了多个具体目标。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也就此进行了解读。
目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总数比“十一五”期间下降20%
解读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维持在较高水平,2006年至2010年平均每年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4起,2009年达218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SARS、鼠疫等烈性传染病仍是潜在威胁。”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举例称,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我市发生各种输入性传染病的风险也在增加,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隐患在增多。
该负责人表示,我市地理环境复杂,常见的洪涝、干旱、地震、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我市每年均有发生。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直辖市,还承担着支援周边兄弟省市的医疗救援和救灾防病工作,卫生应急任务十分繁重。
“但是,我们正在完善城市卫生应急体系,多方面努力,以保证‘十二五’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总数比上个五年下降20%。”
目标 建成全市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
解读 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该派出哪里的医疗资源进行救援?如何实现快速救助?这些都将依赖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
据了解,我市全市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分为市、区县两级,将覆盖全市市级、区县级、乡镇(社区)级所有医疗卫生机构。通过该平台,能调度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对全市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的快速、高效指挥调度。
“目前,我市已投资1025万元完成市级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的硬件建设,区县级也在建设中。”该负责人称,预计到2015年,将全面建成该系统。
届时,该系统还将与全国卫生信息骨干网互联互通,与气象、地震、公安、交通等其他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强化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联防联控,实现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和指挥与决策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规范化。
目标 建立1个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2至3个市和区域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解读 “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有助于我市大幅度提高医疗救援能力,特别在发生大规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能够承担大规模人员伤亡和疾病的医学救援工作。”该负责人称。
据了解,该项目正在筹备中。我市准备依托基础较好的三甲医院,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医疗设备配置和功能扩展,建立1个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此外,还将建立2至3个市级和区域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承担中等规模人员伤亡和区域性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工作,建成综合与专项医学救援兼顾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网络。
该负责人表示,在现有卫生应急队伍基础上,我市还将建成一支能承担全国范围内重特大突发事件的现场卫生应急处置队伍。此外,把市医疗急救快速反应队建成一个达到二级医院水平的移动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