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与事实:十六大到十八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31岁的广西平果县希望小学校长周标亮是当选的十八大代表。她曾是邓小平匿名资助过的贫困学生之一,2000年师范毕业后回到母校平果县希望小学执教。(吕文举摄 / 新华社)
中共十八大召开在即,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系列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报告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是积极应对国际形势深刻调整,国内发展日新月异的十年,是战胜各种风险、困难和挑战,经济总量实现历史跨越的十年。
十六大以来国民经济连上新台阶,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5倍。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
在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快速增加。2011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8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0.1%。按照平均汇率折算,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
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2011年,中国财政收入超过10万亿,达到103740亿元,比2002年增长4.5倍,年均增长20.8%。
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加。2011年末突破3万亿美元,达到3181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0.1倍,年均增长30.7%,外汇储备规模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此外,该系列报告从农业、工业、民生、国民经济等多个方面对十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一、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 农村面貌加快改善
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连续出台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支农惠农政策、逐步形成新时期保护和支持农业的政策体系框架,粮食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
在粮食生产方面,连续稳产增产,农林牧渔全面发展。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55000万吨大关,达到57121万吨,比2002年增产11415万吨,增长25%,年均增长2.5%。粮食单产屡创新高。2011年平均每亩粮食产量达到344公斤,比2002年提高了51公斤,增长17.4%,全国人均粮食产量为425公斤,比2002年增长19.1%,年均增长2.0%。
农业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水平持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效显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3.5%。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2011年全国农用机械总动力97735万千瓦,比2002年增长68.7%,年均增长6%。201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4.5%,比2005年提高18.6个百分点。
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农村面貌加快改善。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年均实际增长8.1%。农村交通更加便利。据交通部统计,2011年末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达356.4万公里,比2002年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幅度为11.5%。比2002年增长3.6%。农民住房面积增加较多。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6.2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9.7平方米,增长36.6%。农村医疗制度逐步健全。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8.32亿人,农民参合率为97.5%,截至2011年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了5313.5万人和2662.6万个农户,月人均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和月人均支出水平分别为143.2元和96.4元。
二、工业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自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工业化进程深入发展、工业整体实力迅速提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并积极利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机遇、奠定了工业水平的世界地位。
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长为全球工业经济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2003-2011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4%。
工业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4.2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6.7倍;资产总计达到67.6万亿元,增长3.6倍;利润总额达到6.1万亿元,增长9.6倍。
工业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迅速增加。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达到4.7万家,是2002年的2倍。
工业出口保持较快增长,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达到10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4倍。2011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6.5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5.6倍。
三、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成就斐然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2003-2011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48711亿元,年均增长25.6%。年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2年的43500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11022亿元,投资规模增加了6倍多,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速较高、持续时间较长的一个时期。
四、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内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稳定发展。商品市场供应充裕,消费规模不断扩大,销售热点纷呈,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新型流通方式快速发展,消费品市场呈现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态势。
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市场共同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2年的4.8万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8.4万亿元,增长2.8倍,年均增长16.1%。,城乡之间消费差距不断缩小。2011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万亿元。城乡消费品市场零售额增幅差距由2002年的7.7个百分点缩小到2011年的1个百分点之内。
五、对外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六大召开以来,中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与依存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得到明显提高。
货物贸易总额迈上了新台阶,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201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4.9倍。其中,出口总额18986亿美元,增长4.8倍;进口总额17435亿美元,增长4.9倍。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并且已经连续3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贸易平衡状况不断改善。十年间,贸易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02年的10.1%,逐年下降到2011年的4.3%。进出口贸易方式发生积极变化。2011年,一般贸易进出口达19246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3倍,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42.7%提高到52.8%;加工贸易进出口为1305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3倍,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48.7%下降到35.8%。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全方位和多元化进出口市场格局。
利用外资登上新台阶,规模扩大,质量与效益全面提升。利用外资规模跃居全球第二位。2003—2011年,我国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到7164亿美元,年均增长9.2%。
多双边经贸合作取得新成就,自贸区建设进展顺利。十六大以来,我国积极拓展双边经贸关系,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不断深化多边经贸合作。目前已累计建立了160多个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签订了150多个双边投资协定。
六、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十六大以来,中国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平稳增长。2011年末,中国大陆人口总量为134735万人,比2002年增加6282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53%。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由2002年的6.45‰降至2011年的4.79‰,比2002年下降了1.66个千分点。人口生育继续稳定在较低水平。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从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看,2010年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为8.9%,比2002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26.8%,比2002年降低了5.96个百分点,而高中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分别达到14.0%和38.8%。
积极就业政策取得成效,就业保持基本稳定。2011年末,中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的73280万人增加3140万人,年均增加348.9万人。自2002年以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0%—4.3%的较低水平。
七、从“快字当头”到“好字优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
报告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坚持扩大国内需求。首先,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201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92.4%提高到104.1%,外需贡献率则由2002年的7.6%转为负4.1%。其次,消费需求稳定增长,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3919亿元,比2002年增长2.8倍,年均增长达16.1%。居民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比2002年降低了1.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4%,比2002年降低了5.8个百分点。最后,基础设施资累计完成144.9万亿元,年均增长25.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由2003年的1.2万亿元上升至5.2万亿元,增加了3.2倍。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目标,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三次产业趋向协同发展。2003-2011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9%,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1%,均保持较快发展态势。
同时,重要科学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突破900公斤,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创下了7062米的下潜纪录,嫦娥一号、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特别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九号飞船顺利载人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也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着力点,2011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2年下降12.9%。
注重改善民生,社会发展呈现和谐稳定的新气象。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出台了多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框架日益健全。2011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8391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了13654万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为14317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了4135万人。2011年末,全国27个省、自治区的1914个县(市、区、旗)和4个直辖市纳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国27个省、自治区的1902个县(市、区、旗)和4个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纳入国家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面约为6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