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街茶馆》剧照
重庆频道消息 苍翠的黄葛树、摇摇欲坠的吊脚楼、光滑的青石板……9月13日晚,作为2012年中国优秀剧目展演受邀剧目,重庆市话剧团的方言话剧《河街茶馆》在国家话剧院上演。诙谐幽默的语言、逼真传神的舞台效果、丰富细腻的艺术感染力和朴实深沉的爱国情怀,深深打动了北京观众。
平民小人物感动观众
“哟嗬哟———”伴随着汹涌的波涛声,一声响亮的号子由远及近,拉开了演出序幕。一棵盘根错节的黄葛树,一个在日机狂轰滥炸下傲然伫立的老茶馆,一群形形色色的茶客,勾勒出一幅世俗情态、人生百相的画卷。
整台话剧围绕抗战时期的一名奇女子“幺姨妈”展开。她独自一人经营着茶馆,面对剧中茶客“号子头”、“黄腊丁”的深深爱慕,不为心动,仍然坚持等待丈夫“幺姨爹”回来。“号子头”临死前让养子送了个红木箱子给“幺姨妈”。而这个未打开的红木箱便成为了剧中最大的悬念,直到最后才揭开谜底:红木箱里的“宝贝”,原来是“号子头”送给“幺姨妈”的喜衣。
剧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唱曲艺的、喊号子的、打火罐的、抬滑竿的、杀猪的、打更的、挖耳朵、落魄文人等一一呈现在舞台,在国破家亡的危难时期,他们用自己的善良和坚强书写出巴渝人骨子里“炸不垮”的精神。
10吨道具再现巴渝风情
“兄弟常在江湖走,好耍不过贵码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虎瘦雄心在,人穷格式在。”生动活泼的重庆“言子”是该剧的又一大特色。
此次演出,为了让首都的观众听得懂,并能领会这些重庆“言子”的精妙之处,市话剧团专门为每位观众配发一本“说明书”,并在演出过程中配了字幕,专门介绍重庆风俗和重庆言子。
为了呈现最真实的“老重庆”,市话剧团从重庆拉来了10多吨重的道具,用古老的石板梯、黄葛树、烟熏火燎的老板房等元素,真实复原了重庆抗战时期的风貌。
链接
方言话剧《河街茶馆》由著名剧作家隆学义和国家一级导演王向明编导,市话剧团优秀演员王弋主演。该剧先后获得第六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特别奖、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剧目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