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记者 姜春媛
今年夏天,中国第一届“90后”大学毕业生告别校园,步入社会。在多数“前辈”眼中属于“非正统”的新一代开始分享现实社会中的职场生存空间。有网友戏言:“70后是地球边缘人,80后是太空人,90后是火星人;70后有存款,80后有负债,90后有老爸!”被视为“靠老爸”的首批“90后”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能自力更生吗?第一笔工资是怎么花的?新华网记者近日跟踪采访了三位“90后”职场新人,听他们讲述了第一个月的故事和心得。
【“满月”心语】刘宁海:成了“月老族”,才知生活不易
“月老族”,一个听上去浪漫、实际有点挖苦意味的词,在网络上指一个人既“月光”又“啃老”,两种状态并存。
22岁的刘宁海于今年7月毕业于南京一所大学,现在是北京一家电视制作公司的编导,试用期工资2800元。
“2800元够用吗?”记者问。“怎么能够呢?全靠爸妈‘补贴’。”刘宁海笑得有点无奈。
7月中旬,怀揣着一腔热血的刘宁海开始了“北漂”生活。初来乍到,首先面临租房问题,“几乎跑断了腿都没找到合适的,最终只能暂时住到亲戚家,每月象征性的给1200块钱,前几个月的房租还得爸妈出。”
“第一个月我过得可爽了,早餐是肯德基麦当劳,路边摊、煎饼果子什么的根本不入我的眼;中餐在食堂解决;晚上不是同学聚会火锅大餐,就是自己叫外卖,好的贵的换着吃,从不考虑钱。”没事就去逛街买衣服,“别看我是男生,但我特爱逛街,加上大学时的很多衣服都不喜欢了,基本是看上喜欢的就买。”刘宁海告诉记者。
到月底一算,触目惊心,粗粗算下来,生活费花了4000多,而大部分是“败”掉了。离发第一个月工资还有一周的时候,手上只有几十块钱了。无奈之下,只能向父母求助。
【世说“心”语】职业指导师:不想做“月光族”,就要认真思考职业规划
据近期一调查显示:八成90后职场新人花光了“首薪”,成了“月光族”。如何避免永远“月光”下去?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职业规划中心指导老师、国家职业指导师鲍金勇认为,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讲,他们面临的是职业发展第一阶段——生存期。生存期就是“你要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时长大约一至三年。这个阶段很关键,是及早进入定位的基础。
“这个阶段要很勤奋,扩大社交圈子,积累职场人脉,尽可能去参加培训、专业论坛及职业认证等。通过各种学习和交流不断去调整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并进行积累和提高。有了更被认可的职业能力的时候,个人的职业发展就有了机会,个人的收入也会提高。”鲍金勇,“没人想做‘月光族’,但很多人却从没认真想过职业规划。”
【“满月”心语】张慧:成了“跳早族”,才知工作不易
毕业于新闻专业的张慧在今年8月成为北京一家媒体的见习记者,原以为自己已过上了“美女记者”的幸福生活了,但没想到,她居然干了一个月就辞职了,成了一名“跳早族”。
问起跳槽的原因,张慧的回答很简单:“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工资水平低,工作节奏也无法跟上。”
在做了几天资料筹备和案头工作后,张慧跟着指导老师出去采访,还承担了一部分联系采访和写稿工作。“原以为联系采访、采访、写作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是既琐碎、有麻烦。试用期工资还只有不到3000元。”有时采访被人粗鲁地拒绝,有时面对采访对象“手心出汗”不敢说话,有时憋了一晚上都写不出一个400字的稿子。面对这些,张慧有点承受不住了。
她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了怀疑,最终选择了辞职。她对自己首月工作表现的评价是“太理想化、做事不细致,眼高手低”以后的路要怎么走?该选择什么职业?张慧说,自己真该好好规划下了。
【世说“心”语】公司HR:初入职场,努力提升“内生涯”
北京一家电子科技公司的人事管理人员杨清华说,今年公司里首次来了90后,“印象中的90后都是‘非主流’,留着另类发型,染着五颜六色的指甲,穿着分不清前面后面的衣服,但在工作中接触了才发现,原来他们心里住了个‘小王子’,想了解这个世界,又孤独地缩在自己的角落里。”
杨清华认为,90后虽然个性都很强,但他们内心是渴望融入职场环境的。“这些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父母包办惯了。进入职场,遇到挫折退缩、逃避就成了一个普遍问题。” 杨清华说,才干了一个月,公司里已经有两个90后辞职,理由是工作困难、上班束缚多。
职业培训师,高级职业规划师江玉林认为,90后也开始步入职场,他们带给职场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也冲击着传统职场的规则。“90后的职场新人如何快速成长,承担更大的责任,不仅是每个90后职场人士的课题,更是每一位管理者的课题。”
【“满月”心语】范希蓝:变身“睡醒族”,才知父母不易
范希蓝是今年新入职的幼儿园老师,她觉得自己在这一个月里“吃尽了苦头,突然醒悟了。”
班里来了个新生叫莉莉,莉莉摔倒了会哭,吃饭时被淘气的小男孩插了队会哭,就连手工课发的彩纸颜色不喜欢也会哭。她一哭,别的小朋友也跟着哭。“我怎么劝都不好,难道是小朋友不喜欢我?”范希蓝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直到有一天,班上的小朋友壮壮跑到莉莉身边,简单对她说了几句话,莉莉擦擦眼泪就去跟他们玩了。范希蓝才突然领悟到:孩子有孩子的世界,用大人的方式跟她谈话她并不理解,大人需要给她时间慢慢成长。
班里20多个小朋友各有格的脾气性格,这一个月让范希蓝“操碎了心,磨破了嘴”。“我学的是幼师专业,以前总觉得自己喜欢小朋友,有一颗爱心就够了,但真正当起了老师才知道:要想照顾好一个孩子谈何容易?” 范希蓝说:“这让我如梦初醒,父母为了付出了多少心血,感恩父母不是口号。”
【世说“心”语】父母:女儿的变化让我们惊喜
“老爸老妈,今天我请客,咱们出去火锅。”当范希蓝拿着自己的第一个月工资要请父母吃饭时,老两口又惊又喜。范希蓝的父亲范大伟说,短短一个月来,他觉得女儿似乎突然醒悟了,“家里以前对女儿的需求是‘百依百顺’,从没让她吃过苦。这次女儿回来变化很大,以前吃饭都是我给她夹菜,她知道给我们夹菜了,看我洗衣服还主动来帮忙。”
面对初入职场的90后,如何渡过“断奶期”,自力更生,筹谋规划十分重要。范希蓝的父母都认为,女儿的变化源于她在工作中责任心得到了提升,也源于一个人“单挑”生活中的不断成长。“我们决定彻底给她‘断奶’了,让她好好在外面磨练一下”。范大伟说。的确,对于90后而言,长辈的说教远比不上身临其境的体验来得实在、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