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13所小学取消学前班改建幼儿园 投入300万元
发布者:重庆
我要编辑
推荐进入论坛
进入我的随笔
时间:2012-09-06 13:24
读完幼儿园的小、中、大班,家长觉得孩子还没到上小学的年龄,于是又为孩子报了学前班,提前感受小学的上课氛围——这样的情况,今后将逐渐消失。开学已经3天了,9月5日,记者从江北区教委了解到,今秋开学,该区13所小学取消此前开设的学前班,利用已有的条件,改建成幼儿园,为学前儿童提供保教结合、游戏为主的教学。
就在教育专家肯定江北区此次大规模取消学前班的做法同时,也有不少家长表示不能接受:学前班开了那么多年,怎么说取消就取消了呢?学前班究竟能不能取消,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和调查。
区财政:投入300万元开办13所幼儿园
上个周日,在江北区五里店小学,前来为孩子进行学前班报到的家长们惊奇地发现,不仅学校的学前班改了名字,连教室场地都发生了变化:学前班改名叫“五里店小学附属幼儿园”,教室里不再像小学生的教室一样安排,五彩斑斓的墙壁充满了童趣,几张随意摆放的桌子板凳取代了之前一排排整齐的课桌。
原来,今秋开学,江北区辖区内的郭家沱小学、米亭子小学、港城小学、鲤鱼池小学、劳卫小学、五里店小学、望江小学、蜀都小学、玉带山小学、观音桥小学、新村小学、建北小学、华新小学13所学校正式取消了学前班。由于这些学校的校舍和场地条件具备,区财政投入近300万元,将原来的学前班改建为幼儿园。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还是出于尊重学前教育的规律,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分管学前教育的江北区教委副主任孙重军告诉记者,近年来,家长关于孩子就读学前班课业负担重、压力太大的反映十分强烈,取消学前班成为大势所趋。这13所学校中,10所条件比较充分的学校取消学前班后,改建成为公办的普惠性幼儿园,按照市里制定的标准,每月的保教费不超过400元。幼儿园取名均按照“某某学校附属幼儿园”的形式。
学生:每天不再看课表,游戏为主快乐多
学前班的教学和幼儿园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江北区鲤鱼池小学从今年暑期开始着手准备新建幼儿园。除了为新配备的幼儿教师和保育员进行培训,学校还将准备招生的9个班教室进行一番新的布置。光硬件设施的投入,就花了大约40万元。
在幼儿园的教室里,课桌椅不再像以前按照小学班级那样整齐的一排排摆放,而是中间集合了几张,周围还零散地摆放着几张,营造着一种宽松的氛围;教室的墙上,不再贴着低年级的学生还看不太懂的名人励志名言,而是挂上了一些充满童趣、颜色鲜艳的启蒙画;教室后面的储物柜上,摆放着的是家长、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制作的各种玩具;地板都被换成了塑胶的,孩子们即使摔倒在地也摔不痛。就连教室旁边的厕所,也根据小朋友们的身高,设置了人性化的扶手。
学校校长梁正雄向记者介绍,除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看不见的还有学生的课程安排。“以前,学前班的教学和小学几乎一样,才四五岁的孩子,每天至少要坐在教室里,规规矩矩地上完6节语文、数学、英语或者其他课程。”新学期,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不再看课表,而是根据“一日活动安排表”来开展活动。在幼教老师设计的各种各样游戏中,小朋友们多了许多快乐。
记者了解到,由于是新建幼儿园的第一年,这个学期鲤鱼池小学附属幼儿园只开设了大班,招生人数和往年学前班差不多,大概在270人。不同的是,以前学前班的“一教(教师)一保(保育员)”模式教学,如今换成了“两教一保”,更加贴心地照顾小朋友们的日常生活。梁正雄表示,从明年起,幼儿园将逐渐开设中班和小班。
专家:取消学前班在全国成为趋势
学前班取消了,今后孩子的学前教育就得尊重“小班—中班—大班”的模式了,家长们对此习不习惯?记者调查发现,家长们呈现出两种态度。
家长贺先生看到幼儿园的每日活动安排,不再像以前学前班那样标有“语文”、“数学”、“英语”等,不禁向校长抱怨起来:我送孩子进来是要学东西的,学校语、数、英这些课程都不开,能学到啥子?
另外一名家长范先生则比较开明,对还未上小学的儿子,他一直期待能像国外学前教育那般,每天回到家以后,问儿子:“今天你玩得开心吗?”“我以前就听说读学前班压力很大,生怕孩子承受不了。现在改为读幼儿园,游戏活动比较多,儿子应该会比较喜欢。”
市教委基础教育处负责学前教育工作的任桂蓉对取消学前班设立幼儿园这一做法也表示了支持。她说,学前班的开设,最开始是基于部分农村边远地区没有条件办幼儿园考虑。从2006年开始,我市在出台规范学前教育办学机构相关政策时,就曾明确指出,主城区的学校禁止开办学前班。因为许多家长的观念没有得到转变,部分幼儿园迎合家长的需求,学前班一直以来未能完全取消。
记者查阅教育部有关政策以及近年来部分省市的报道发现,为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取消学前班逐渐在全国成为一种趋势。从2009年开始,广东、安徽、云南等地也先后提出全面取消学前班。
任桂蓉表示,学前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幼儿在快乐、健康中成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小班、中班时,充分体现保教结合、游戏为主的模式,到了大班,适当地体现与小学衔接的教学内容,家长切忌抱着拔苗助长的心态,过早地开发孩子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