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能不能放弃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资助?”8月1日,重庆市南岸区文明办接到这样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人名叫胡路瑶,19岁,重庆医科大学大一学生。
这是南岸区自2000年开展“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以来,遇到首例本人自愿申请放弃受助资格的同学。
一张表格改变命运
胡路瑶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母亲体弱多病,下岗在家,靠低保度日。父亲是江北东风船厂看守厂房的一名职工,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只有908元,一家三口日子仅能勉强维持生活。
去年,胡路瑶以604分的好成绩考入重庆医科大学,一家人高兴地抱在一起庆祝,然而,高昂的学费很快把他们拉回到了现实。
“母亲好强,不想欠人情。而父亲老实本分,一年7000多元的学杂费更是不知到哪里去借。”胡路瑶说,家里一度悲观地认为“即使举债也不能顺利帮他完成学业”,但又实在不愿放弃这次机会。
就在一家人为筹措学费焦头烂额之际,一张申请表,改变了胡路瑶的命运。
通过申请、公示和家访,品学兼优的他入选为“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人,每年5000元的资助款,帮他圆了大学梦。
“比起我,还有太多更不幸的同学”
入学一年来,胡路瑶积极参加学校义工,勤工俭学,顶着烈日发传单,重拾中学课本做家教……虽然家庭经济情况依然没有多大起色,但是,这个19岁的男子汉觉得,他可以依靠自己,独立解决生活费用。
8月1日,胡路瑶深思熟虑之后,毅然决定放弃西部开发助学资助,自愿将余下三年的资助款让给更需要的同学。他也成为了南岸区自2000年开展“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以来,首位自愿放弃受助的同学。
“我一个月的生活费是600块左右,接一份家教一个月可以赚1000块,解决生活应该没问题,如果顺利的话,还可以省下钱来补贴家用。”胡路瑶自信地给记者算这笔账,“没了5000块的资助款,我还可以申请学校的生源地贷款,学费问题就不愁了。”
一年5000块,三年就是15000,对于并不富裕的胡路瑶一家来说,这可以称得上是一笔巨款。
放着“白送”的15000块不要,非要申请贷款,毕业后,除了就业,还要面临还款压力。这样的举动,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有些“冒傻气”。面对质疑,胡路瑶显得很坦然。
“我已经是成年人了,现在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我有信心靠自己的双手获得财富。”胡路瑶坦言,“比起我现在的情况,还有太多更不幸的同学,他们才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娃儿从小就优秀,他的决定是做好事,我能理解,也支持。”胡路瑶的母亲骄傲地说,“现在我已经不吃低保,卖报纸、给人做饭、洗衣服,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都去做。把低保让给更需要的人,像我娃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