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7月14日电(记者 刘美子)近日,安徽两所省级示范高中争相开班选拔智力超常学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就在招生通知发布不到一周,安徽省教育主管部门突然紧急叫停招生工作,称两校做法不符合该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有关规定。
诞生一周便夭折 “神童班”招生违规
7月5日,合肥一中宣布与中科大少年班学院联手创办“创新人才班”,招收40名14周岁以下且完成八年级学业、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用两年时间完成高中三年的课程,经考核成绩优秀者将直接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创新试点班学习。
几天后,合肥八中也向“天才儿童”伸出橄榄枝,称将从本市小学应届毕业生中选拔50名左右智力超常的“资优生”,用四年时间完成初、高中全部学业,目标同样瞄准中科大少年班。
消息立刻引发广泛关注,由于招收的均是智力超常的学生,两校的实验班、创新班被戏称为“神童班”。率先接受报名的合肥八中仅几天就有700多名家长前来登记,更有望子成龙的父母从外省赶来,准备报名“创新人才班”。
就在“神童班”备受热捧之时,7月12日,安徽省教育主管部门却突然叫停两校举办实验班、创新班的做法。
诞生仅一周的“神童班”为何迅速夭折?合肥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照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规定,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学生入学举办各种形式的考核、面试、测试等招生选拔考试。此外,根据规定,省级示范高中不能兼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两校招生模式均与教育政策不符,因此被叫停。
“除了和政策不符,这种招生模式可能会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给学生带来过大压力,我们还是主张要让孩子快乐成长。”合肥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超常教育多“短命” 科学“鉴别”是难题
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13所高校竞相开办少年班,时至今日,只有中科大和西安交大仍在继续开办。而中学早慧儿童的特殊教育,并非合肥两所高中的独创。北京八中早在1985年就创办了针对超常生的少年班,西安交大附中等各地高中也在积极探索,但坚持下来的仅10所左右。
对于将超常生选拔的年龄段“一降再降”,中科大少年班学院院长陈旸解释,“高三学生容易因为追求分数和名校,放弃对兴趣和志向的发掘。将选拔年龄放低,能更多保护孩子的‘灵气’,也利于挑选‘原生态’人才进行培养。”
针对“神童”选拔,合肥一中和中科大少年班此前已制定出一套包括人文科学素养笔试、面试、心理测试在内的体系。而有业内人士对此坚决反对,“只通过几场考试就测定孩子的智商和学习能力比较冒险。毕竟小学和初中成绩好,到了高中后不再突出的孩子并不少见,过早定性有‘拔苗助长’的危险。”
该业内人士称,目前界定超常生的方法还比较单一。选拔年龄降低,这些“神童”进入“神童班”时大都在14岁以下甚至更小,心智不成熟,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对未来没有清晰认识,不利于人格塑造和身心健康。
此前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贺淑曼也曾撰文称,鉴别仍是超常教育面临的最大困惑。超常儿童的选拔,至今无公认量表。另外,鉴别还面临着超前、应试教育的困扰,一些家长硬是让孩子超前学习,于是出现了虽能通过测试但在后期学习中不理想的学生。
超常选拔应理性 超前教育要警惕
从微软副总裁张亚勤到哈佛最年轻女教授庄小威,少年班的历史无疑是辉煌的。然而不能回避的是,宁铂、干政、谢彦波,这些昔日大名鼎鼎的“神童”,也引来人们不少善意的质疑。
“从学生的天赋上说,确实存在一定比例的智力超常儿童,如果按照正常的教学模式,这些孩子的天赋很可能被埋没,对其‘因材施教’,或许能让其专长得到发挥。”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认为,超常儿童的选拔是关键。
此外,有网友质疑,开办“神童班”将大大提升学校知名度,生源质量自会大幅上升,这是否存在“掐尖”现象?教育主管部门允许“神童班”开办仅一周又关闭,当初是如何把关的?合肥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对此并未做出回应。
“如果教育主管部门是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后叫停了天才班的招生,这是合理的。但如果仅是迫于舆论压力或希望减少改革风险,则不利于发挥高中创新教育模式的积极性。”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李宜江说。
李宜江指出,在考虑创办实验班是否合理时,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调研、严格把关,着重考虑三方面问题:一是学校创办的目的,是为早慧儿童的发展还是为抢生源;二是学校方案的科学性是否进行过充分调研,从而确定可行性;三是,招生标准是否规范合理。
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教授蔡自兴则呼吁家长和学校理性看待早慧少年教育,“在早慧少年的人才培养和智力开发上,也应遵循智力发展规律,过度的超前教育只会培养出不‘完整’的人。切莫压榨孩子的长远潜力,束缚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请还孩子一个无忧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