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万盛动漫产业园开工奠基。这个集主题游乐、动漫制作、文化创意、信息服务、影视拍摄制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园,计划6年内完成建设,届时该产业园将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动漫主题乐园和动漫基地。
在此之前,江津动漫园、大学城天健创意(动漫)产业基地也先后开建,拉开了我市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大幕。
“这是我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缩影。”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无疑将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市委宣传部产业发展指导处负责人告诉记者,2003年6月,重庆被中央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地区。9年来,重庆抓住先行先试的改革机遇,全力推进文化领域各项改革。全市文化宏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一大批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初见成效,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重庆文化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该负责人说,近年来,全市文化产业提档升级,发展势头强劲,其速度明显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连续5年保持27%以上的高速增长,比同期全市GDP年均增速快10个百分点以上。报业、广电、出版、发行、演艺等一批市级国有骨干文化集团做大做强,两江国际影视城、重庆新闻传媒中心、天健创意(动漫)产业基地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进展顺利。微型文化创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已有近5000家;一大批民营文化企业崭露头角,形成国有、民营文化企业合作共赢、相互补充的良好格局,文化产业正朝着支柱产业目标迈进。
发展文化产业
增强城市竞争力
文化产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对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该负责人说,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时,居民消费进入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时期;超过5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将进入精神文化需求的旺盛时期。2011年重庆人均GDP已经达到5400美元,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井喷之势。为此,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广大市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
其次,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为生活服务,又为生产服务,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和突出特点,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重庆科学发展、促进重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该负责人认为,发展文化产业也是增强重庆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当前,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城市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推出一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文化产品,让巴渝文化“走出去”,能够大大提升重庆城市形象,增强重庆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让我们这座城市更有魅力。
文化体制改革有三个重点
下一步重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目标是什么?该负责人认为,改革的重点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今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已确定的非时政类报刊改革任务,基本实现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二是深化已经转企改制的文化单位改革,使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走向市场、做大做强;三是深化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包括保留事业体制的文艺院团,都要实行企业化管理,创新机制,增强活力,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将着力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该负责人说,在着力培育大中型骨干文化企业的同时,我市将按照这次党代会的精神,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大力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同时,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两江国际影视城、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一批产业项目,鼓励和支持各区县规划建设文化创业创意园区。构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投融资体系,做大做强重庆文化产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重庆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探索建立重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发行院线向基层延伸。
该负责人称,通过努力,力争2015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成为支柱产业和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
报告 摘要
破除束缚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文化活力充分迸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国有与民营文化企业共同发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