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向世界敞开怀抱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打造国际化大都市
发布者:重庆
我要编辑
推荐进入论坛
进入我的随笔
时间:2012-06-15 13:30
“悬挂在联合国大厅的世界地图,仅仅标出了4个中国城市的名字,其中一个就是重庆。”直辖前,当外国人如此表达对“陌生”重庆的认识时,这座深处中国西部的城市,离世界其实依然很遥远。
可现在,重庆的进出口总额已在2011年增至292.2亿美元,是直辖前的16倍,其中出口比1997年的7.8亿美元增长了24倍;利用外资105.3亿美元,是直辖前的26倍;对外投资更是增长了504倍,掌握了全球铝土矿话语权,澳矿项目开工,巴西大豆开始回运……重庆对外开放的成就有目共睹。
重庆这座内陆城市,正成为跨国公司竞相进驻的战略要地。截至目前,直接入渝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已超过200家,重庆已成为第三大台资聚集区。
“开放,已成为重庆最突出的城市品质。”市外经贸委主任王毅说。
大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
1997年,重庆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6.8亿美元,利用外资3.86亿美元,对外投资83万美元,落户重庆的世界500强企业只有20家。
15年间,重庆的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国务院3号文件将重庆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极大地激发了重庆积极探索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新路子、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热情。
到2011年,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已达到292.2亿美元,其中出口198.4亿美元,进口93.8亿美元,进出口增幅与出口增幅首次双双跃居全国第一。出口依存度上升至12.8%,出口对GDP贡献率达31.4%。服务贸易总额61亿美元,其中出口17亿美元,进口4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达105.3亿美元,升至全国第8位,总量列中西部第一。在渝直接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超过200家,重庆成为第三大台资聚集区;对外协议(意向)投资60.3亿美元,实际投资4.2亿美元,建立700亿美元对外投资项目库,收购澳矿股权、圭亚那及加纳铝土矿,租买巴西和阿根廷土地,获得一批核心技术品牌;服务外包执行额由全国21个基地城市倒数第一跃升至全国10强,离岸外包执行额增长到4.2亿美元,增幅全国第一,总量西部第一。
2012年1-5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6.25亿美元,同比增长41.05%;前5个月外贸进出口196.7亿美元,同比增长170%,进出口总额排名从去年的第18位上升到第12位;对外协议投资新签项目25个,共20.97亿美元,新核准境外企业(机构)16个,总投资共2.3亿美元,对外实际投资预计16950万美元;服务贸易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1.2亿美元,同比增长189%,服务外包新增从业人员1.5万人,新增服务外包企业410家。
市外经委主任王毅表示,直辖15年,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取得了显著成就:完成国有外贸企业改制,由行政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利用外资增长了26倍,形成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化工产业等外资产业集群;对外投资增长了504倍,海外工程增长了14倍,掌握了全球铝土矿重要话语权,澳矿项目开工建设,巴西大豆开始回运。
与此同时,开放更有力地促进了重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外贸出口的扩大,拓展了重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进口的增加,加速了重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进步。
福特、ABB、拉法基等外资项目的进入,提升并优化了重庆的产业结构,增强了重庆工业的后劲和竞争力。外资银行、保险公司、商业分销等的进入,提升了重庆的城市功能,也为后来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缓解了重庆的就业压力。围绕外资企业延伸壮大的上下游产业链更间接带动了更大量的就业。
外经贸的各种促进政策和措施使重庆更积极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趋利避害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在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同时,企业直接熟悉了国际市场的规则和标准,重庆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
大开放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国务院3号文件把重庆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按照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庆是国家汽车工业重点布局的城市之一。
目前,重庆已是中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基地,是中国汽车自主创新前沿阵地和汽车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汽车制造产业转移的新热土、最具发展潜力的汽车消费市场,必将成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影响将辐射全球。
重庆长安积极与日本铃木、美国福特等国际汽车名企开展合资合作。2010年,长安汽车营业收入过千亿元,成为中国西部首家收入超千亿元的工业企业,被国家列为全国汽车业“四大”之一。2009年,长安鱼嘴千亿汽车城一期工程开建,建成后将形成年产60万辆整车、24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2011年重庆汽车产量172万辆,居全国第二,摩托车产量880万辆,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分别是1996年的14倍和5倍。伴随着汽摩产业链的集群效应,加之重庆制造业雄厚的产业基础,以长安集团这一千亿级汽车航母为核心的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必将成为支撑重庆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引进惠普系形成内陆加工贸易笔电产业集群,则是大开发为重庆产业升级带来的又一次重大机遇。”王毅说。
近年来,重庆已经形成了惠普、宏碁和华硕3个品牌商,富士康、广达、英业达、仁保、伟创、和硕6个代工商,以及200多家零部件生产商的笔记本电脑“3+6+200”产业集群。2011年,重庆笔电产量达到2547万台,占全球总产量的7%。预计到2015年,重庆将形成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7000亿元产值、100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的千亿级IT产业集群,重庆外贸格局将因此发生根本改变。同时,重庆还在进一步打造通信中心,计划在3年内基本建成中国重要的离岸和在岸数据处理中心。
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庆还逐步形成了“1+2+4”开放园区建成国际化产业战略平台。这其中包括两江新区国际开放平台、两个保税(港)区口岸平台及4个国家开发区产业平台。两江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后的中国第三新区,一大批战略性重大项目已落户区内,2011年工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增长35%;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都已通过国家验收,马士基、香港招商、中远、中外运等一批物流企业签订入区协议;寸滩港二期工程竣工投用,果园港、东港等开工建设,重庆机场已实现双航站楼双跑道同时运行;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引进德勤、美国信必优等10余家顶级企业入驻;推动出口基地建设,建成11个加工贸易示范园,建设汽车出口公共服务平台,新增5个农产品出口示范区和31个标准化基地;万州工业园、长寿化工园区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打造国际物流大通道,改变内陆国际贸易流向方面,重庆也进行了成功尝试。连接重庆至德国杜伊斯堡的渝新欧铁路货运大通道,成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载体,也是内陆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采用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五定”班列方式,渝新欧将在2012年底实现每周3班重庆至欧洲、1班欧洲至重庆的班列开行,全程运行时间14天左右,比海运节省2万公里,改变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格局。目前,“重庆—杜伊斯堡”全程运价已由每40英尺集装箱9800美元降至8900美元,成功开行班列19趟,共运输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电子产品140万台。
作为我市最重要的国际经贸会展平台,“渝洽会”近年来无论是参会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数量、签约总额和外资占比,还是展会规模及办会水平,都实现了大幅度的跨越式发展。通过扩大开放,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我市一大批民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大开放助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
扩大开放,成为重庆引领西部地区崛起的不竭动力。重庆将继续加快建立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提升经济开放程度,拓展开放广度深度,围绕打造一个国际大都市,建设“三大贸易大通道”、“三大开放大平台”、“六大开放功能中心”,推进“1336”开放战略,提升开放软实力和竞争力。
贯彻“314”总体部署,把重庆建成国际大都市。王毅谈到,当前国内竞争国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跨国公司本土化,重庆应学习东京、纽约、洛杉矶、芝加哥、香港、新加坡、首尔等城市的国际化发展经验,全面提升城市开放型经济竞争力、影响力、承载力及软实力。尽管近年我市对外开放取得巨大进步,但全市人均GDP、出口依存度、第三产业占比、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数,以及外国总领馆、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直航航线数量和信息化水平、绿色智慧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与沿海及国外仍有较大差距。
作为中西部唯一直辖市,重庆理应在未来10年的西部大开发、大开放中有所担当,把重庆建成中国西部加工制造中心、交通物流中心、科技教育中心、金融创新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会展中心,以完成“314”总体部署赋予的增长极及加快率先任务。
王毅介绍,下一步,重庆还要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建设中国西部跨国公司总部聚集区。利用“渝洽会”做大外资合同存量;扩大500强央企战略合作投资规模;加强与广东、浙江合作,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锁定与世界十大竞争力城市产业合作。
同时,要加快构建国际贸易通道,加快对外贸易方式和结构转变。这其中包括提升 “渝新欧”和保税港作用,打通南向贸易通道,建设欧洲进口分拨中心,争取成为国家外贸优化布局首批重点城市,建立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国家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创新示范区”。
重庆还必须尽快建设“走出去”战略平台,获取全球战略资源。2011年,国家外汇储备3.181万亿美元,为我市企业联合央企抱团出海创造了条件。“十二五”期间,重庆计划对外投资300亿美元,拟面向十大进口国和十大进口商品地走出去。
另外,重庆将加快建设服务外包园区,打造经济增长绿色引擎通过服务外包提升现代服务产业水平,围绕大型离岸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服务外包“十百千万工程”,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进电子商务结算等加快发展。今后重点建设10家以上服务外包示范区,吸引100万名大学生从事服务外包,引进1000家服务外包跨国公司,培育10000家本土服务外包企业,建立“市级有关部门—服务外包示范区—服务外包企业”共建机制,着力建设美国硅谷、日本东京、印度班加罗尔三大境外接单中心,支持正大软件、中联信息等ITO外包,HP、APL、贝宝、软岛离岸结算、电子商务等BPO外包,中冶赛迪、林同棪公司等KPO文化创意外包,到2015年实现外包产值1500亿元,使重庆成为创业创新创富乐园。
更为关键的是,重庆还将加大对外开放政策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1年重庆出口依存度由2010年的6.7%提升到的12.8%,对GDP贡献率由2010年的23.4%提升到31.4%。但传统产业外向度已明显低于笔电等新兴产业,2011年汽车产量达到172.2万辆,出口汽车整车15.8万辆,出口占比不到10%,传统产业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今后要重点加快传统产业扩大对外开放,主要针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建立健全外向型政策支持体系,提供财税政策支持,减轻进出口企业税费负担,降低外向型企业水电气等要素和经营成本,提供企业劳动用工保障,帮助企业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