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重庆市农委透露,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重庆优质稻占全市水稻栽种面积和产量的比例均由5%提高到现在的40%左右,提高了35个百分点。
在优质稻发展方面,重庆“先天不足”,且起步较晚。2002年,我市优质稻种植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5%,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区。当时,我市市场上大多数优质米要从东北、湖北等地调入。同年,我市提出要大力发展优质稻。此后,经过本地科研人员多年的辛勤劳动,培育出一批适应重庆气候特点的优质水稻品种,如“渝香203”、“Q优系列”等。优质品种的推广,让气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相对减弱。同时,随着消费市场对米质要求的提高,农民也开始选择种植米质更好的品种。据统计,去年我市优质稻种植面积在450万亩左右,亩产能达到650至700公斤,种植面积和产量均相当于全市种植面积的40%左右。
“龙头企业是优质稻产业形成的关键。”市农委粮油处长袁德胜说,在龙头企业规模较大的地方,优质稻的发展相对较快。像南川、大足等地,龙头企业在头一年便会与农民签订协议,通过统一品种、播种时间、病虫防治、确定合理的收购价等,实现优质稻的规模化种植,保障企业有足够的加工原料。
随着市民对优质稻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袁德胜建议:各地要在确保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优质稻生产;做大做强加工企业,通过企业带动区域化、规模化的优质稻生产与加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让农民掌握更多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优质稻生产提供更好的“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