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湮没川黔古道,青苔蔓爬古寨门。
綦江郭扶镇平等村的村民在此世代繁衍,他们踩着古道的青石板,穿过这祖辈们口中称作太平门的寨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寨门,在村民们的眼中是如此的寻常,没有丝毫特别之处。直到5月18日,綦江收藏协会的王云在无意中翻开寨门旁的灌木丛,看到被掩盖的崖壁!
崖壁上刻着四个大字:“永垂万古”,其下还刻着两行工整的楷体字:“特授四川重庆府綦江县正堂加大级纪录十二次,道光二十年三月”。
这寨门,竟然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
是谁,在什么时候,为了什么,建造了这古寨门?在郭扶镇的群山峻岭中,还有多少这样的古寨门?古寨门背后,又有着怎样传奇的故事?
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6月13日走进了郭扶镇,来到这些古寨门下,听斑驳的条石讲述那些传奇的故事。
疑为汉末僰人始建
明清为防匪患而兴盛
李宗荣,今年52岁,世居于平等村,从小就在古寨门里钻进穿出。
“听老辈子讲,凤凰山和狮子山上共有48道寨门,每一道寨门都是易守难攻,48道,那可是固若金汤。”——李宗荣所言非虚。离平等村最近的就是坐落于凤凰山脚下的太平门,此门依山势而建,一面紧挨山崖,一面是30几米高的悬崖峭壁,仅有一条开凿于崖壁上、宽不到两米的石板路可供通行。
綦江文史学会理事陈方钊告诉记者,目前当地已证实为明清时代的古寨门有30余道,还有十余道仍在考证中。“在冷兵器时代,只要把门一关,寨门上派人看守,想要上山那可是难于上青天。”陈方钊一边观察着地形,一边告诉记者,“明清时期,綦江匪患严重,凤凰山和狮子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当地老百姓纷纷上山躲避匪患,在山上修了许多寨子,现在山上都残留着寨子地基。”
只是,这些石门都修在地势极其险要之处,并且都由巨大的条石修筑,普通老百姓何来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修筑这些寨门呢?
“我们推测,当时有些富商官宦为躲避匪患和战乱也来到此地,这些寨门,很有可能就是由这些人出资,当地老百姓出力修建的,目的就是共同防御土匪,躲避战乱。”陈方钊的推测也得到了李宗荣的证实,“听我爷爷讲,当时是有很多富商到此避难。”
那么,这些寨门都兴建于明清时期吗?
“村民说,有些寨门还是僰人建的。”由于热衷收藏,王云对綦江的人文历史也是非常熟悉,据他介绍,汉末时期,就有僰人在綦江境内生产、生活,如果村民说的是真的,那么,这些古寨门就有将近2000年的历史。只可惜,村民所说的僰人所建的石门,早已坍塌,湮没在荒草灌木中。
石达开曾血战狮子山
天保寨门最富传奇色彩
沿着道光年间綦江举人罗星笔下的“黔蜀大路”(川黔古道),翻过凤凰山,走过今天的郭扶镇高青场,四面危崖、险峻异常的狮子山就耸立在眼前。
川黔古道的青石板路是上山的唯一路径,行至半山腰,崖壁间,一座古寨门巍然耸立。
从寨门上的石刻可以得知,此寨门名为天保寨,始建于1861年,重建于1898年。在郭扶镇村民口中,这道寨门在所有寨门中最富传奇色彩,而它的传奇,与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石达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传,就在此寨门建成一年后,即1862年的一个午后,石达开带领一支小分队,避开清军耳目,悄悄出现在了狮子山顶。
当年,石达开率领太平军入川,行至綦江境内。在充分考虑当时形势后,石达开决定先攻占綦江,随后占领重庆。
石达开悄悄登上狮子山顶是为了仔细观察地形,选定进攻路线。为了避免暴露行踪,石达开乔装打扮,只带了少量随行人员。尽管石达开小心谨慎,但行踪还是被清军探子所获。
正当石达开在山顶一边观察地形,一边为眼前的美景叹服时,狮子山下突然杀声震天,清军突袭狮子山,叫嚣着“活捉石达开”。
危急时刻,石达开当机立断,命令太平军固守天保寨,切断上山的唯一通道。此后,清军和太平军血战两个时辰,直到夜幕降临。清军死伤无数,占据天险的太平军却仅有几人受轻伤。
清军统帅见久攻不下,便留下几十人看守下山要道,自己回城搬救兵。待夜深人静,清军守军疲惫入睡时,石达开率领太平军夜袭清军,杀开一条血路,突围而去。
“石达开成功突围后,感念天保寨的救命之恩,便命人在天保寨门前的崖壁上刻下了‘飞龙仙山’四个大字和两条飞龙。”陈方钊手指处,崖壁上的石刻至今清晰可见。
土匪攻山 村民固守
每道寨门都有斗智斗勇的故事
“每一道古寨门都有自己的故事,小的时候经常听爷爷讲这些寨门。”李宗荣告诉记者,这些寨门,每一道都有自己的作用,每一道都写满了故事。
在太平门,就发生过土匪因久攻不下,而用重金收买守门人的故事。土匪虽然过了太平门,但在凤凰山和狮子山上,还有几十道寨门保护着村民,土匪的野心最终没有得逞。
“这些寨门都是建造在最为险峻的地方,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山上避乱的村民。”陈方钊说,土匪攻山,村民依靠寨门固守,每一道寨门上都留下了村民与土匪斗智斗勇的故事。
光阴匆匆而过,如今,山上的寨子只留下荒草丛生的地基,只有那一道道石头砌就的寨门,依旧耸立在山山水水间,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