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才能看到的图书,我们这里也有了”
6月2日,家住沙坪坝区青木关镇的刘畅吃过午饭,慢慢悠悠地走到了镇上的农家书屋门口。
明亮的农家书屋里已坐满了看书看报的乡亲们,年过半百的刘畅咬了咬手中的笔头,笑眯眯地说:“以前就喜欢看小说,那时候家里没钱,买不起书,现在生活好啦,把年轻时候落下的书都补上,我也能爬两个格子,把自己的想法留在纸上。”
如今,刘畅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农民作家。这些出自握惯了锄头的手的作品,散发着朴实的泥土气息。
“农家书屋里可藏着我想看的‘宝贝’。”刘畅说,过去想看《平凡的世界》,还要赶到50多公里以外的解放碑新华书店(现重庆书城)才看得到,“现在,城里才能看到的图书,我们这里也有了。”
近年来,我市先后在全市启动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建设项目,使全市公共文化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让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城乡群众。
全市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层网点建设,目前乡镇综合文化站已经实现全覆盖,建成街道文化中心164个、农家书屋9699个、书屋外借点29047个,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群众享受文化生活。
同时,在“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攻坚行动中,我市发放彩色电视机11.39万台,安装广播终端8.3万个,发放直播卫星接收设备112万套,全面实现农村广播村村响,家家户户看上电视。
农民足不出户,就能看到新片和大片
“好!”“了不起!”夜幕中的巫山县双龙镇小学广场上,农民谢建国正被市杂技团带来的精彩演出深深吸引,不时发出叫好声。
钻圈、蹬技……看到惊险的地方,观众们有的瞪大了双眼,有的紧张地握紧了双手,有的嘴巴变成了“O”形……掌声如潮水般响起,上千名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老百姓过了一次不一样的春节。
这一幕发生在2012年的春节期间。
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内容形式创新。
市财政每年拨出1000万元专款,积极实施“城乡文化互动工程”,组织专业文艺院团演员深入移民小区、农村院坝、城镇社区、建筑工地、部队军营、学校医院等生产生活第一线,演出1000余场次,组织区县特色文化节目到主城展示100余场次,促进了城乡文化统筹。
在巴南区群乐村,过去,村民们想要看场电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现在,电影放映员会定期带着设备到村里为大家放电影。
2006年起,我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电影放映惠民工程,组建惠民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成立农村放映队伍721支,累计放映惠民电影93.5万场次,观众达2.89亿人次,农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看到新片和大片。
健身设施多了,健身的人也多了
“与十多年前相比,现在健身的人多了,设施多了,活动也多了。你看我,快70岁了,经常参加锻炼,还能一路小跑,精神着呢!”
6月4日清晨,记者在奥体中心健身环道上,见到了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陈翠云老人,她正在和一帮老年健身爱好者进行健步走锻炼。
如今,我市参与体育锻炼的市民越来越多,体育人口比例接近40%,这与我市群众体育健身设施的大幅度修建密切相关——
直辖以来,我市新建了142条全民健身登山步道;在2950个行政村建设一个篮球场和两个乒乓球台在内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累计已建成5350个;新建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广场153个;累计建成塑胶跑道运动场1172片;已在各区县(自治县)建成体育场28个、体育馆33个,游泳池24个。
据统计,目前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由原来的0.51平方米增加到1.0平方米,增长0.49平方米,增幅近1倍,高于全国平均增幅。
在川剧艺术中心,看川剧就像看电影
“观众席平面呈扇形,如同电影院一样是坡地状的,这样,我们看川剧就像看电影一样,不用一直仰头,也不会被前面的人挡住视线。”欣赏完一出川剧表演,家住江北的老戏迷况爷爷对重庆川剧艺术中心主剧场的设计赞不绝口。
去年5月16日,川剧艺术中心举行首场试演,被誉为“中国版《茶花女》”的大型情感川剧《李亚仙》感动了慕名而来的戏迷们。这也是川剧艺术中心落成之后,首次向市民开放。
戏迷们对建筑总面积1.23万平方米、外形如梅花的川剧艺术中心竖起了大拇指。专门从南坪赶来观看演出的李女士对记者说:“舞台离观众席很近,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演员的表情。”
川剧艺术中心仅仅是我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一个小构件。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投入上百亿元新建市级大型文化设施,建成了重庆大剧院、重庆图书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川剧艺术中心等市级重大文化设施,总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国泰艺术中心、重庆市自然博物馆、重庆国际马戏城等在建大型文化设施项目也在有序推进。
此外,市财政每年还为主城九区以外的区县各支持3000万元,主要用于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四大件”建设。各区县近年来累计新建大型文化设施119个,总建筑面积117.75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