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历史研究专家揭秘:因为请降,守将王立背负多年骂名
发布者:重庆
我要编辑
推荐进入论坛
进入我的随笔
时间:2012-05-31 13:44
“钓鱼城守将王立最终选择了请降,但这却让他背负了多年的骂名。”5月30日,歌剧《钓鱼城》演出开始之前,钓鱼城历史研究专家池开智接受记者专访时,讲述了歌剧之外的“钓鱼城”。
钓鱼城忠义祠的对联称王立怀有“贰心”
歌剧《钓鱼城》中,着重表现了钓鱼城守将王立将军在面对“生与死、战与和”时作出的艰难选择,王立最终放下个人荣辱,选择请降,让10万生灵免遭涂炭,歌颂了“和为贵”的思想光辉。
池开智对记者说,事实上,因为请降之举,王立身后遭到了种种非议,有的人赞颂他的大义之举,有的人却认为他是宋朝的叛臣。现在位于钓鱼城的忠义祠就见证了这一切。
忠义祠兴建于明代弘治七年,祠堂中祭祀了钓鱼城主将王坚、副将张钰的牌位,二人守城期间,蒙古大汗蒙哥在此受伤逝世。
池开智向记者介绍,乾隆三十一年,合州(现合川)吏目陈大文认为王坚、张钰之后的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城中百姓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选择请降,功德无量。于是,他在忠义祠中增设了王立的牌位。
到了光绪五年,合州知州华国英对王立与王坚、张钰同祠祭祀非常愤慨,将王立的牌位移到别室。
华国英为什么对王立不满?如今留在忠义祠楹柱上他亲自撰写的一副对联或许能说明原因——持竿以钓中原,二三人尽瘁鞠躬,直拼得蒙哥一命;把盏而浇故垒,十万众披肝沥胆,竟不图王立贰心。
“因为降元后担任了元朝合州的安抚史,王立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诟病。”池开智对记者说,不过在很多合川老百姓的心里,王立是顾全大局的英雄,“他的故事也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了下来。”
为了避免屠杀,熊尔夫人送鞋促成请降
歌剧《钓鱼城》中,还塑造了奇女子熊尔夫人这一形象。剧中,为了促成攻守双方的和谈,熊尔夫人奔走于大都和钓鱼城之间,在忽必烈和王立之间起到了沟通和劝说的作用。
“熊尔夫人在王立降元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她并不是直接在忽必烈和王立之间穿针引线。”池开智对记者说。
歌剧《钓鱼城》中,熊尔夫人出场没多久,就表明了自己是元西川泸州守将、千户熊尔的妻子。而事实上,被俘虏之后,熊尔夫人一直隐姓埋名,因王立见她“与众不同”,还将她认为义妹。
池开智介绍,在苦苦坚守了36年之后,钓鱼城内十万军民饥寒交迫,易子而食,王立有心投降,却又担心蒙哥曾战死城下,忽必烈会迁怒于百姓。
见王立忧虑难安,熊尔夫人劝说其投降,并且又撒了一个谎,说元朝成都总兵李德辉是她的亲哥哥(其实李是熊尔夫人的表哥),让王立向李德辉请降,因为是亲兄妹的关系,李德辉一定会帮助王立。
熊尔夫人的一番话打消了王立的顾虑,随后他写了降书。熊尔夫人心灵手巧,她“做鞋有式”,早年深得表兄李德辉的喜爱。
为了促成请降之举,熊尔夫人再次为表兄做了一双布鞋,作为自己身在钓鱼城的信物。李德辉收到降书和布鞋后,亲自赶到钓鱼城,一场血腥大屠杀得以避免。
“歌剧对这些情节进行了改编,但对于塑造人物,无可厚非,剧中,熊尔夫人这一人物也显得更加光彩。”池开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