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守着电视机,被节目中的精美画面和脉脉温情深深吸引,眼泪在不知不觉中就掉下来了。”5月22日,深夜,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完美收官,资深“吃货”林霖发出了这条微博。自5月14日在央视一套播出后,这部纪录片就迅速走红,跻身微博热门话题榜,无数观众每晚守在电视机前,“眼泪与口水齐流”。
让“80后”看饿了,也看哭了
“中国人喜欢陈皮的苦中回甘,这有点像绿茶,只有中国人才懂它的妙处。”5月21日晚,“80后”观众陈锦推掉了朋友聚会,一个人在租来的房子里看《舌尖上的中国》。
“看饿了,也看哭了。”陈锦说,作为一个“吃货”,自从发现央视在播这部纪录片后,自己就一直追着看,“那一盘盘热气腾腾的菜,就像是小时候妈妈从厨房端出来的,那是家乡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高端美食类纪录片,用《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7集故事体现广阔国土上饮食文化的差异和共存。
自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播出后,《舌尖上的中国》迅速走红,连日来,风头更是力压美剧《绝望主妇》、韩剧《屋塔房王世子》等热播剧,成为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它甚至让那些“不看电视很多年”的“80后”,纷纷锁定每晚22:40的央视一套,坐等这部传说中的“吃货指南”。
网友们纷纷在网上发表“吃货感言”——“那个白吉馍腊汁肉做好以后切了一刀……那个酥脆的声音……我暴走了!”“作为一个要减肥的人,晚上看《舌尖上的中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自虐精神?”“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人的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想落泪,多可爱的中国!”
每个人的舌尖都是一个故乡
当古装穿越、宫斗婆妈等“重口味”电视剧大行其道之时,一部“人淡如菊”的纪录片为什么会引发这样的观看热潮?
总导演陈晓卿说,“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有一层厚重的历史感。”
每个人的舌尖都是一个故乡,或许在这样的情怀中,不知不觉,口水就与泪水齐流了。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院长虞吉表示,中国人是一个对吃很讲究、很重视的民族。“高兴的时候、悲伤的时候,中国人总是选择用吃来表达情感,吃成了一种仪式。美食不仅仅是美食,更是和文化紧密联系。”
向西是一个地道的重庆女孩,几年前,随丈夫移民西班牙,在网上收看了这部纪录片后,她格外激动。“泡椒,不仅仅是一种调料,更是远隔万里挥之不去的乡愁。”在第六集中,《舌尖上的中国》特别介绍了川菜,这一句旁白,让身在海外的向西泪流满面。
虞吉表示,该片之所以如此打动人心,在于它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这套纪录片用故事化、情感化的方式来讲述,让人觉得格外亲切。”
“很多观众被片子打动,是因为它唤起了我们对传统饮食文化的记忆,那种乡土的感觉、厨房的味道,可能在现在大都市里已经很难寻找到,所以格外容易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重庆青年纪录片导演陈富说。
在陈富看来,《舌尖上的中国》并没有停留在“吃”上面,而是让观众在“垂涎三尺”中领略了一方水土、一方人情,领略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所以,难怪有网友观看后发出赞叹——多可爱的中国!
据悉,《舌尖上的中国》将于5月23日登录央视纪录频道,展开第二轮播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