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对于重庆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而言,是具有关键意义的一月——重庆市紧随国家医改的步伐,初步确定了江北等9个区县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市医改办特别提出,在“管办分离”、“绩效改革”等众多公立医院需要改革的内容中,每个试点医院必须选择“取消药品加价”,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药品“零加价”进行试点。就此,5月21日,重庆日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
15%差价毛利主要由政府“埋单”
实行药品“零加价”,被视为我国医改中的重要一环,即取消医院在出售药品时顺加的15%差价毛利。
销售药品所获得的15%毛利,成为不少医院维持日常开支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医疗机构对这种“以药养医”的行为都保持了默许的态度,这使得老百姓看病的负担加重不少。
近年来,为了改变“以药养医”现状,让药费降下来,我国首先在基层医疗机构——乡镇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推行了药品“零加价”政策,免去15%的差价毛利。
今年,卫生部要求,药品“零加价”进一步在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推开,并确定了300个县进行试点。落实到重庆,重庆市初步遴选了9家县级医院。
那么,谁来为减下来的15%“埋单”?
“青海的案例可以作为他山之石。”该负责人称,在基层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加价”时,青海省财政全额对医疗机构进行补贴,保证医院的利益不受损害;但药品零差价制度向县级医疗机构推广时,造成省级财政压力过大,改为由调整医疗机构付费、省市县三级政府“埋单”。
“现阶段,取消15%的药品差价,将主要通过财政补偿机制对医院进行补贴。今后,再根据试点情况对方案进行进一步调整完善。”该负责人说。
“零加价”要与支付方式改革配套
药品“零加价”后,药价便宜了。但也有人表示担忧:医院可能会通过开大处方或过度检查来转嫁费用。“所以,药品‘零加价’要与支付方式改革配套。”该负责人说,以防止财政补贴后,医院又把费用转嫁到患者身上。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医疗机构多是按项目付费,与“以药补医”结合,导致过度医疗现象存在。该负责人说,支付方式改革也是重庆市医改项目之一。目前,黔江区、梁平县两地已开始在单病种收费、临床路径管理等方面“试水”,以控制医疗费用。比如,以胆结石为例,假设规定总费用为6000元,患者只需自付20%,即1200元,其余的由政府财政“埋单”。今年重庆市还将扩大试点地区,结合具体情况,可能采取总额预付、按病种总额、按人头、按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
除支付方式外,该负责人认为医院内部改革也很重要,重庆市大部分医院都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三好一满意”服务、抗菌素药物管理、优质护理服务等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医疗费用方面,也要透明、公开,医保中心今年内还将公示部分数据。
今年医保补助每人提高到300元
“过去三年,重庆市强力推进医改,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对村医队伍建设的培养、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措施,让老百姓看病就医有了很大改善。”该负责人说,特别是看病难、看病贵两个“老大难”问题,在重庆市已得到不同程度缓解。
“现在,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能享受基本医疗保障。”该负责人说。据了解,截至去年年底,重庆市参加医保的人口达到3140万人,医保覆盖率超过95%。今年城乡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补助将由去年的每人每年200元提升到300元。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在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