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大片《功夫熊猫2》大赚中国票房半年后,2011年11月初,中国版的“圣女贞德”——重庆杂技艺术团打造的杂技剧《木兰传说》在法国上演。截至2012年4月底,该剧在法国、瑞士、比利时等国演出150场,观众达90万人次,创下了中国艺术团队在海外商演的最好成绩。
一部小小的杂技剧凭什么取得如此成功?它是怎样“走出去”的?它给正在改制的重庆乃至全国文艺院团以怎样的启示?
“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差一点就黄了。”回忆当初,重庆杂技艺术团副团长陈涛有说不完的故事。
一盆冷水从天而降
2011年6月,重庆杂技艺术团排练厅。陈涛坐在观众席最后一排,心怀忐忑。
团里历时近两年、精心打造的杂技剧《花木兰》正在上演。观众只有一位——法国“凤凰马戏”主席兼法国“明日”世界马戏节主席、法国演出市场“大腕”——阿兰·巴士里先生。
此次来渝,阿兰·巴士里只有一个目的,与重庆杂技艺术团洽谈《花木兰》到法国商演的合作项目。
演员们的表演精彩到位,吊绸、钻地圈、蹬鼓……当演员们以一个漂亮的前空翻动作结束《花木兰》全场演出时,一身笔挺西装的阿兰·巴士里彬彬有礼地站起身来,对身边的陈涛微微欠身,“sorry,你们的节目很精彩,但是可能法国的观众看不懂。”说完,阿兰便转身离开。
“我们苦苦创排了近两年的节目被否定了!”陈涛顿时傻眼了。这意味着,他们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出国商演机会就要泡汤了!
杂技节目出国演出并不稀奇,然而以一台完整的杂技晚会,出国商演的院团却是凤毛麟角。杂技剧《花木兰》是重庆杂技艺术团全新打造的一台晚会,也是他们团转企改制后的一台重头戏。
“不能就这么放弃了,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哪怕这次不能‘走出去’,也为以后积累点经验。”重庆演艺集团艺术总监王亚非不死心。
“你们演员的表演很不错,但整台晚会的表达方式不太符合法国观众的口味,这样的演出他们不会来买票。”阿兰·巴士里毫不客气地指出《花木兰》的弊病。
不了解市场需求,不熟悉国外观众的口味,内容供给不对路,这是我们所有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通病。当初,重庆杂技艺术团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修改超过260次
“与阿兰·巴士里进行了反复沟通后,他答应给两个月时间让我们修改,到时候再不行,就彻底说拜拜。”重庆杂技艺术团编导叶茂回忆当时的情景,感慨万分。
“在不丧失杂技艺术的魅力前提下,按照市场和观众的需求制定、修改节目。”在全团的《花木兰》修改方案讨论会上,全团上下达成一致,一定要把《花木兰》打造成为一台能赢得国际票房的精品!
“可是,怎么改?法国的演出市场有哪些特点,观众的审美倾向又是什么?我们心里都没底。”叶茂说。
一切靠自己摸索。陈涛买来闻名全球的加拿大太阳马戏团的碟子,与团里的艺术骨干一起反复观看、揣摩,将人家的演出风格、演出节奏的把握、节目的设置特点一一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然后由陈涛带队,专门飞赴北京,请教与法国演出商有过合作的演出机构,请他们谈经验得失。
5天以后,《花木兰》的“大手术”开始了。
首先剪裁掉剧中每一场剧目之间冗长的过渡内容,改用旁白的形式交代故事的背景,让整个故事变得简单易懂,同时情节显得更加紧凑和流畅。
接下来,他们又撤下部分道具,补充变脸、舞龙、空竹等节目,彰显中国文化的元素。让演出好看、好玩。
为了增强该剧看点,该团对演员服装、音乐创作、舞美等进行了全新打造,并创作了“荡爬杆”、“抖轿子”、“女子中幡”、“钻台圈”、“蹬鼓”等新节目,令整台节目耳目一新,充满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节目一个个精打细磨,动作一个个推敲,一个队形、一个姿势甚至都要反复打磨10来遍。”叶茂翻开一本记录得密密麻麻的工作笔记,上面记满了《花木兰》排练的内容和修改的方案,上面的字迹有时潦草、有时工整,有的地方划上了几个大大的问号,有的地方又用力重重地划上了几道横线。
“披风?红色?10米?面料用绸缎?……”指着一段反复涂改的文字,叶茂解释,这是剧中“花木兰”最后的造型方案。“花木兰”究竟用不用披风?如果用披风,用多长?“花木兰”是披着披风走上舞台,还是站在舞台中央,用披风营造氛围?
“我们力求呈现最绚烂的舞台效果。”叶茂说,那时候,团里上至团领导,下至一般演员,一心想的就是如何把《花木兰》修改好。有时候突然想到了一个点子,就马上记下来,反复跟大家讨论。
遇到周末,大家谁也不肯休息,团领导带队,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抠,一个节目反复修改10来次是家常便饭。
为了吸引法国观众的关注,杂技艺术团将剧目由《花木兰》改为《木兰传说》,并在自己演出的宣传手册上将“花木兰”比喻为法国的“圣女贞德”。
2011年9月,当陈涛把修改后的《花木兰》的录像带寄到法国没几天,他接到了阿兰·巴士里的电话。“整台节目很好,法国商演合作没问题。”
叶茂简单地算了算,至此,节目修改已经超过了260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