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剧《木兰传说》给了正在改制的重庆乃至全国各地的文艺院团以怎样的启示?文化“走出去”要避免哪些问题?近日,原文化部艺术司副巡视员李延年、阿兰·巴士里、王亚非就此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烹调文化大餐要针对观众口味
“国内一些戏剧节目投入了大量资金,反而走不出去,或者‘走出去’不受欢迎,为什么?根本原因是不了解市场,对国外文化需求、审美标准不了解,生产的东西适销不对路!”李延年说,现在不少文化产品的创作者很自我,主观猜测某个主题,实际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全国杂技类主题晚会或剧目约有30多台,真正取得良好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只有五六台,《木兰传说》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实际上有两个版本,一个在国内演,一个是在国外演,两者从演出的内容、演出的形式上都有较大区别,所以文化产品首先要研究市场。
“一台节目靠什么赢得市场?很简单,靠观众。市场即观众。首先要了解观众喜欢看什么?什么样的节目对他们来说最具有吸引力?而不是你自己一厢情愿地认为你做了一台很好的节目。”阿兰·巴士里称,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一种开放的好政策。走到西方首先要想到观众,要让演员和观众非常亲近,没有距离感。
重庆演艺集团艺术总监王亚非称,西方的文化市场很规范,中国文化团体走出去,要了解他们的市场规律,适应对方才能融入社会,知己知彼,才能最直接地进入到最大的市场和最广的人群中,使商业与文化最大限度地融合起来。
民族的不见得就是世界的
“民族的不见得就是世界的,民族题材要在国际上取得认可,必须动一番脑筋。”李延年说,《木兰传说》是一个寻找民族题材、民族风格与国际演出市场相契合的艺术实践过程,它很巧妙地避开了对故事情节的集中描述,突出表现花木兰的爱国精神,以神带形,以花木兰的精神为纲贯穿全剧,杂技技巧为目,纲举目张,既抓住名著之魂,又尽显杂技之魅力。
全剧围绕一个“爱”字展开:花木兰对家乡的爱,对父母亲人的爱,对军队中将士们的爱,对生死与共的意中人的爱。爱是人类文明共同推崇的精神境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崇尚“爱”,这种主题就拉近了与外国观众的心理距离,找到了通往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的金钥匙。
“民族题材、民族风格的艺术作品要想走向国际市场,既要为适应外国观众的审美习惯而大胆创新,又要在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方面坚定信念,两者需要兼顾、契合,不可偏废。否则,要么会不被国际市场接纳,要么会失去自己的民族特色。”李延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