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来临,重庆街头的雪糕零售点迅速增多,“绿舌头”、“笨nana”等异型冰棍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但最近,新浪微博上被网友热转的“某品牌雪糕放置24小时变胶状”的帖子,让市民对雪糕食用安全发出了质疑。
真有不能融化的雪糕吗?5月15日下午,记者购买了三种冷饮进行了实验。
“绿舌头”韧性超强
记者购买了“绿舌头雪糕”、“小雪生雪糕”和“老冰棍”三款冷饮。
从外表上看,“小雪生”、“老冰棍”和普通冰棍并无区别,但明确标示使用了食用胶的“绿舌头”,形似伸出的舌头,韧性极强,几经翻转都不能折断。
随后,记者将其都去掉包装纸,分别放在一次性纸杯中,置于室外。
三小时后,记者发现,“小雪生”和“老冰棍”都融化成液体,“绿舌头”却变成了一块类似果冻的胶状物,杯底只有少量绿色液体。
记者查看了几款冰棍包装中的“配料表”发现,“绿舌头”中含有7种食品添加剂,包括柠檬酸、增稠剂、食用香精、柠檬酸钠、焦糖色、柠檬黄和亮蓝;“小雪生”含有单甘油脂肪酸脂、羧甲基纤维素钠、瓜尔胶、焦糖色等10种食品添加剂;“老冰棍”则没有标明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不过,这三种冷饮从标示来看并不算食品添加剂特别多的。记者调查发现,在市场上同样受欢迎的巧克力雪糕“巧乐滋”则含有包括乳化剂、人工色素、增稠剂等20余种食品添加剂。
少吃食品添加剂多的冷饮
类似像“绿舌头”这样不会融化的雪糕,添加剂是否超标,对人体健康有无影响呢?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不同类别的冰棍、雪糕在溶化后出现不同的变化属正常情况,特别是雪糕,加入增稠剂、变性淀粉、卡拉胶等食品添加剂后融化,一般不可能只剩一滩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
“这些添加剂的作用主要是用于雪糕塑性和改善口感,并没有什么营养价值,如果在国家规定的行业标准之内,也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国家级营养师、食品添加剂专家陈渝说。不过,她依然建议消费者尽量少食用添加剂多的冷饮。
被质疑的另一款外形酷似香蕉的异型雪糕“笨nana”,其生产商——雀巢公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其所含的食品添加剂均在我国相关食品卫生条例允许使用的范围内。”
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我国对部分食品添加剂规定了最大使用量,而其包装中并未标注用量,因此,是否超标还有待进一步鉴定。
尽管异型冰棍、雪糕是否安全还未有定论,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市面上“绿舌头”等异型冰棍、雪糕十分热卖。对此,重庆医科大学营养保健研究所专家赵劲梅提醒市民,在购买夏日解暑冷饮时,不要盲目追崇“亮丽”的外表,“希望相关质监部门对市面上的冰棍、雪糕检验结果进行公示,让大家吃得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