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红》到《我11》,王小帅为什么对“三线”题材特别感兴趣?原本定在5月11日上映的影片为什么要调整为5月18日?5月9日,《我11》电影首映式结束之后,王小帅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通过影像记录“三线”历史
记者:为什么您对“三线”题材特别有兴趣?
王小帅:我自己就是在“三线”厂长大的,对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有着特殊的感情。过去的东西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希望通过影像的方式把它们留下来。
记者:您这次这样不辞辛劳地每个城市宣传《我11》,是希望能在商业上有所回报吗?
王小帅:我其实是希望通过宣传,让更多的喜欢艺术电影的观众知道、了解我们的影片。“酒香也怕巷子深”,我想为艺术电影探寻一条良性的路径,它不一定要向商业电影那样大卖,但是应该有自己的市场空间,有自己的观众。
记者:之前导演贾樟柯提到想自建艺术电影院,对此,您也表示了支持。
王小帅:对,我觉得影片是分类型的,影院其实也可以,但这需要扶持。法国有5000块电影银幕,其中2000块是属于艺术电影的,《我11》在法国上映,进的就是艺术电影院。
“我们收回拳是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
记者:此前《我11》定的上映时间是5月11日,为什么后来调整为5月18日?
王小帅:11日那天上映影片太多,我们调整档期,是为了留出空间,把影片放在一个相对淡一点的档期,让更多喜欢的观众看到。收回拳是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
记者:您第二次选择在重庆拍片,好像对重庆情有独钟?
王小帅:我很喜欢重庆,你看它既能拍摄《日照重庆》那样都市题材的影片,也能拍摄像《我11》这样上世纪70年代的电影。重庆是一座很有特点的城市,具有现代都市的特质,同时又具有民间、市井的东西,很有质感,很能入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