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碚区蔡家岗镇天印村,有位退休教师很出名。不过他之所以出名,却来自他的“不务正业”:20年来,他四处搜集了已经退出或是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上千件农具。他就是今年70岁的重庆24中退休教师刘映升。今天,耗费了他20多年精力和全部积蓄换来的“农耕文化陈列馆”将在自家数千平方米的宅院里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大到织布机、水车、石磨,小到水烟斗、剃发刀,凡是涉及农民曾使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
现场:家里摆了上千件农具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北碚区蔡家岗镇天印村的刘家大院,见到了农耕文化陈列馆的“馆长”刘映升。头发全白、精神矍铄的老人乐呵呵地说,家里的大院有5000平方米,他开辟出2000平方米拿来做“农耕文化陈列馆”。
记者看到,陈列馆分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外更像一个农家花园,在枇杷树、广柑树下的草坪上,摆满了大大小小不怕风吹雨淋的石磨、石碾等石制农具,在绚丽耀眼的三角梅映衬下,显得相当别致。
“你知道面磨和粉磨的区别吗?”看到记者眼神迷惘地摇摇头,刘映升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地一边推磨一边为记者解释。“你瞧,面磨是专用来磨面粉的,石盘上面的齿印比较浅,而粉磨主要是用来推浆子,要和着水,所以石盘顶部凹陷,便于掺水。”
而室内展区则分为三部分:农业生活馆、农业生产馆(工匠作坊)、竹器(民俗)展厅,展出的农耕器具共有1000多件,大到织布机、水车、石磨,小到水烟斗、剃发刀,涵盖了各个年代农民使用过的生产、生活工具。
“我的‘馆长’名号是自封的。”刘映升说,他更像是这些展品的父亲,而每件展示品都是他的孩子,平时呵护倍至。
展品:大多数都稀奇古怪
记者在刘映升的展馆里,发现到处是稀奇古怪的“家伙”。在几个“夜壶”旁,是一个深色的“木包壶”,刘映升解释说,这是解放前的保暖瓶,就像是现在的“暖宝宝”,用密实的木料制成,外面用稻草裹住,再放入一个木套里,就可让热水保持大半天的热度。与它类似的还有“棕包壶”。
以前农村娃平时都玩些啥?记者在竹器展厅里很快找到了答案:两节细竹筒,插上小木棍,做成了水枪,射程还挺远,成为孩子们消暑的必备玩具;还有一种“地鸽子”,也是用竹筒做成,上面开了小槽,在地上旋转时就会发出悦耳的“呜呜”声。
刘映升提起两个“烘笼”介绍说,这是以前农村烤火的工具——用竹条编成像花篮一样的烘笼是穷人用的,里面放一个瓦罐,罐里装满炭火,点燃时满屋子的烟雾;另外一个编得精致、厚实,烟雾很少冒出来,要地主家才能用得上。
在农村,父母都要出去耕种,年幼的婴孩怎么办?当然是放在婴儿床里。农民们就自制了一种“土婴儿床”:背篓里放一个瓦罐,铺上尿布,把孩子放在瓦罐中,瓦罐周围再塞上稻草。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娃娃的安全,又不怕他尿尿。“我父母小时候,我小时候,我孩子小时候,都是睡的这种床呢。”刘映升笑着说。
农村常见的打更也是有讲究的——刘映升举起一个用稻草扭曲编成的槌子,“更多打更匠会使用这样的草槌而不是木槌,因为敲打出来的声音更柔和,不会刺耳。”
给小猪喂食的奶猪槽也做得很巧妙,在圆石盘中隆起一个石包,这样一来,小猪就不能踩进槽里弄脏饲料。刘映升有些自豪地说,“这都反映了先民的智慧,给后人以启迪。”
刘映升说起这些展品如数家珍,“都是我们从小用过、看过的,但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它们都已经或者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经历:
搜集“宝贝”差点丢命
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现在已是城镇户口,但刘映升一直认为,自己骨子里就是农民,一辈子离不开这片土地。“从20年前开始,别人喜欢搜集烟盒、糖纸,我却对农具情有独钟。”刘映升说,看着身边逐渐消失的农耕用品,刘映升有些心痛。“为啥咱们有医药博物馆、工业博物馆、抗战遗址博物馆、皮鞋博物馆等名目繁多的博物馆,却偏偏就没有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博物馆?”
从那个时候起,刘映升决心打造一个独特的农耕文化博物馆,留住我们这个农业大国种种即将消失的历史见证物品。
“我爸爸胆子很大,精力旺盛。为了这个陈列馆差点性命都不要了!”儿子刘刚回忆起父亲的收藏经历,依然心有余悸。刘刚说,因放心不下年迈的父亲一个人到处跑,他办了病休开着金杯车,和父亲一起踏上了搜集农具之路。“除了北碚周边,酉阳、秀山、成都、贵阳的农舍都跑遍了。”
2008年5月12日,刘映升赶到荣昌,想征集一台织布机,结果遇到地震,他所在的房子塌了,他还用身体拼命护着织布机,最后从废墟中爬出来时,浑身都是灰尘。“你说他是不是不要命了嘛?”
由于长期患有严重痛风,去年刘映升的腿发生了病变,走路一瘸一拐,他就跛着脚去收,直到动手术时才歇了下来。
“哪儿有老农具,为何你都一清二楚?”刘映升笑着向记者揭开了谜底:茶馆。原来,刘映升平时喜欢往茶馆里钻,与南来北往的茶友闲聊,自然也就套出了“情报”。
愿景:
欲打造农耕体验区
刘映升的老伴张宗会也是农民,起初没有陈列馆时,看到一大堆田地用的“破烂”搜集来放家里,她很生气,常常批评刘映升“不务正业”。张宗会说,客厅放不下了,他就把这些东西堆在卧室里。床下、书桌下,都是农具,“晚上起床上个厕所都要踩着个铁犁头!”
从5年前起,刘映升开始为这些宝贝配打油诗,现在已写了700首,不过可苦了老伴。“他呀,总是凌晨两三点钟爬起来写诗,说晚上最有灵感!”张宗会哭笑不得地说。
据了解,刘映升的家里曾养了上千奶牛、鸡鸭和猪,但为了置办这个陈列馆,几乎把家里所有的牲畜都卖掉了,现在经济来源全靠儿子的狗舍维持。前年,还贷款十多万元,又找亲戚借了几万元。
现在,看着老伴围着一堆“破烂”眉飞色舞,张宗会也想通了。“那天孙娃子一个城里的同学来玩,看到这么多从来没见过的农具,大开眼界。那时,我也觉得很自豪。”
据悉,农耕文化陈列馆将在今天正式开放,每逢周二、四、六、日上午,市民都可免费参观。不过刘映升并不满足,他正在与企业联系,欲将陈列馆打造成农耕社会体验区,让市民来体验农耕文化,当一回农夫,知道自己的祖祖辈辈的生活轨迹。以后市民前去,还可以参与编草鞋、包粽子、耕田等。
各方评价
老人开办陈列馆
文化部门很支持
重庆两江科技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太超认为,老刘的这个陈列馆堪比乌克兰一个知名景点“粮仓”,应该列为两江新区一个重要的人文场所。
北碚区缙云书画社秘书长朱渝生在3年前曾到刘映升家看过,他认为,农耕文化有强烈的生命力,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
“我们非常鼓励私人博物馆的涌现。”市文化局博物馆处处长吴渝平表示,民办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她建议,刘映升老人可以来文化局进行备案,将来就可以享受到国家出台的对私人博物馆的扶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