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研发人员不足6万,与其他3个直辖市和西部的四川、陕西两省比较,差距明显;院士数量、国家“百万人才工程”入选者、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称号的中青年专家数,也远少于北京、上海、天津……
来自《2011年重庆科技统计报告》的数据,反映出重庆研发人才总量偏低的现状。
在著名的“水桶效应”中,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人才队伍建设,正是一个城市创新能力中最重要的那块“短板”。
应试教育阻碍青少年创新思维
“一个春天的夜晚,久别家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唱了一首诗。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讲台上,老师用期盼的目光望着台下的学生。
“老师,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吗?”一个学生举手回答。
“不是,标准答案应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老师的话引起了同学们一阵窃窃私语,有人小声嘟囔:“这样的问题难道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吗?”
这是今春开学后,记者在主城区一所重点中学随堂听课时目睹的情形。
青少年是创新人才培养重要的基石。然而,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学校校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应试教育往往将青少年的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里。
市少年宫辅导员小项从事校外教育多年,在教学过程中他注意到,幼教班或者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总是很喜欢发问,而高年级学生却死气沉沉。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4月18日刊登的《中国的人才等式仍然不合理》指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儿童识字率,15到19岁的年轻人识字率达到了99%。然而,中国教育水平却跟不上国际教育标准的脚步,中国大学毕业生只有10%能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
“与国外的学生比较,中国的学生缺少几份质疑的精神,这跟当前的教育体制不无关系。”我市义务教育研究中心创新研究专家皮发万分析,无论是家庭的“聪明加懂事”式、社会的“循规蹈矩”式教育,还是学校“唯上唯书”灌输式教育,都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和鼓励。
整个社会创新氛围不浓厚
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洗漱,晚自习后22点才回家,然后还要做没完成的作业,23点半才能睡觉。
对读初一的丹丹来说,她每天的生活除了“学校”——“家”——“学校”固定乏味的两点一线,“创新”一词好像从来没有时间去遐想。
在一名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创新几乎无处谈起。而在我市工业企业中,缺乏创新的情形也比比皆是。
以摩托车产业为例。我国是摩托车生产大国,但摩托车对于中国来说,一开始就是泊来品,中高端的摩托车品牌一直被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长期引领。“这不仅仅是由于我国中小型摩托车企业数量过剩,缺少创新才是根本原因。”宗申集团董事长左宗申分析,在中国,除了个别优秀企业在技术和销售方面有一些突破之外,大部分企业设计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无品牌优势可言。
“近年来,虽然重庆企业创新的氛围和能力都有较大进步,但相对沿海,创新的氛围还不够。”市科委副巡视员李浴光直言。
“总体来说,我们整个社会还普遍缺乏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土壤。”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表示,在学校,家长和老师评价的好学生,优点不外乎“考试成绩优秀”、“循规蹈矩”、“遵守纪律”等。
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相对匮乏
在百度上输入“重庆研发人员”字样进行搜索,记者找到相关结果约4270000个,而这其中,大部分是电气自动化、软件研发、道路/材料研发、高分子研发等企业发出的招聘信息。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缺少的是普通的中端人才和基层人才。而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我市来说,高端人才缺乏,已成为一块突出的“短板”。
《2011重庆科技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市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规模、层次与结构仍不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尤其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军帅才,真正做出原始性创新成果的科学家较少,能够跻身世界科学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尖子人才更少。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市高端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相对匮乏?
科研院所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重要的创新主体之一。北京拥有以中国科学院等为代表的大院大所,科研机构实力超群,上海和江苏也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科研机构,而重庆去年才迎来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的挂牌。
市科委发展计划处处长陈军表示,在我市,人才开发、投入的强度不够。“在发达国家,平均一个人每年的研发投入是10万元,而我们国家只有2万左右,虽然这两年有所增长,但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重庆,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对人才的投入还是偏少。”
人才的成长环境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北部新区科技园区一位研发人员告诉记者,单位存在重物轻人现象,可以买很贵的机器不用,就是不发额外奖金提高待遇。
“技术高端人才、行业领军人物和大院大所较少,除了导致研发项目竞争力不强,对人才的吸引聚集力也有限。”市科委副主任、重科院院长潘复生表示,下一步,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端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引进,完善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将成为我市培育创新人才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