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凌晨4点半,潼南县鹫台村仍笼罩在夜色之中,静谧而安详。蔡显翻身起床,用冷水草草洗一把脸,径直往菜地赶。十来个村民已经站在地头,“下地吧,早点拔完早吃饭!”一声招呼,蔡显和大家进了萝卜地。
粘着泥土的萝卜很快堆成了小山。7点半,稀饭馒头送到了地头。匆匆吃过,众人又忙着到鱼塘清洗萝卜,三轮车也“突突突”地开过来,把洗好的萝卜运往村口。在那里,萝卜将装车运往重庆主城。
“今年收成不错,价格也行,八角钱一斤,230亩萝卜应该能净赚100多万!”一早上的劳作,让35岁的蔡显不住地捶腰,但话语透着喜悦。
回到农村去
一天的忙碌直至晚上8点才结束,但蔡显还不能闲下来。作为“账房先生”,他得赶回家,算算这两天的出货量、用工量,再给蹲守盘溪蔬菜批发市场的童作勇打个电话,了解当天的卖价,看明天再拔多少萝卜。不知不觉,就到晚上10点了。
“忙!都有些晕头转向了。谁让我们这帮人舍不得离开土地嘛!”他的自嘲中带着一丝自豪。
其实蔡显有机会告别耕作之苦。他是北部新区礼嘉人,原本靠种菜谋生,2004年当地开发,一家人转成了城市户口。父母老婆想他到厂里上班,可他总觉得种菜是自己的长项,丢了太可惜。
当时,礼嘉党委政府也在琢磨:礼嘉是主城近郊的蔬菜基地,村民农转城后,种植技术没了用武之地。而且,种植大户多是“4050”人员,再就业比较困难。2004年初,政府派出几支小分队,分赴渝北、潼南、铜梁等地,考察土地流转情况,希望给他们找一条出路。
那年3月,礼嘉中学操场,镇政府召开以农创业推介会,三四百名居民听得津津有味。正是这次大会,坚定了蔡显回到农村去创业的决心。
于是,他找到童作忠、童作勇、谢震良、杨年成等6个同乡,整天捣鼓租地种菜的事。“说起容易做起难,大家最初顾虑重重。”蔡显回忆说,事情拖了几年,后来他心一横,说:“干了!”
2010年,蔡显把房子抵押给银行,贷款27万元,和6位同乡来到潼南县玉溪镇鹫台村,租下300多亩地。第二年,萝卜大丰收,他们还清了银行贷款。今年,行情又不错,每户能赚10多万元。
“其实,我们不是蛮干、瞎干,赚钱可不能光靠运气。”蔡显说,从一开始,他们就分工明确,他负责管账,童作忠、谢震良负责运输,童作勇、张年成负责销售,另外两个监督田间作业,“懂种植技术,有了分工,再加上行情好,总能赚到钱。”
五兄弟的纠结
“鸳鸯的萝卜,礼嘉的姜,人和的丝瓜,大竹林的奶牛……”说起北部新区辖区原有的特色农业,区就业服务管理局副局长刘萍如数家珍。也正是由于原有的种养业发展基础,让像蔡显一样的农转城人员有再次奔赴农村创业的渴望,“最多的时候有300多户。”
不过,再闯农村以农创业也非一帆风顺。马启义、李健波等五人就曾遭遇波折。
2009年,人和街道的马启义、李能跃、李健波、张鸣、郑万全5个意气相投的乡亲,每人出资五六万元,到铜梁县平滩镇泰安村租了400多亩土地,准备大干一场。
“当时想得很简单,以为租了地,盖几间房子,挖个鱼塘,种点蔬菜,搞成农家乐,钱就来了。”李健波很健谈,头脑也灵光,但说起过去3年的“创业史”,不免有些惋惜。
初入泰安村,5个人手忙脚乱,还投入巨大:挖鱼塘、垒坎子,花去二三十万;水田改菜地,又是几十万;放养了鱼苗,才发现夏天要安加氧机,可池塘边却没拉电线……一路忙活下来,资金就见底了,只得又四处筹钱。
结果,第一年种萝卜卖不出去,亏了本;第二年,种白菜、莴笋,又卖不起价。创业热情逐渐被无情现实消磨,2011年,5人选择“分家”单干。
“别个能赚钱,为啥我们不能?”马启义总结:一是前期投入太大,造成资金紧张;二是市场信息不畅,种啥子、怎么卖搞不清楚;三是农村劳动力紧缺,用工成本高。
李健波的分析则很简单:“说白了,我们还是沿着传统农业的老路走,难以适应规模化生产。”
“娘家人”的援手
“资本的风险和收益总是并行的。”市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乡村发展研究所所长胡晓群的话,或许能够解释蔡显与李健波的不同境遇。
对于以农创业者来说,既可以靠掌握的资本与技术换取财富,也必须面对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最早发起以农创业的礼嘉街道统计显示,2006年起,该街道登记以农创业户285户,如今有126户稳定发展成长为大户。
正是创业的不易,促使礼嘉街道在今年4月连续召开两次座谈会,听取以农创业户的呼声。主持会议的街道纪工委书记叶腾平事后说:“以农创业者原本熟悉的是小农生产,现在一下子租种几百亩地,组织化程度低、管理经验缺乏、种植技术落后、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就凸显出来,成为制约他们生存和发展的瓶颈。”
对此,无论是蔡显,还是马启义、李健波都很认同。
蔡显已饱受劳动力短缺困扰。这几天,他每天要雇十多个人,但正赶上当地农民插秧,他只好把工钱提到每人每天100元。马启义、李健波更多的是愁销路,尽管他们在盘溪蔬菜批发市场租了一个摊位,但每天最多直销500公斤,而收获季节,他们每天的蔬菜产出最少3吨。
“以农创业者遭遇的困境,有一些是靠他们自身无法解决的,作为‘娘家人’,政府必须出手帮扶。”北部新区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刘凌云说,目前全区181户以农创业家庭,租种土地1.28万亩,带动就业5430人,年净利润2009万元,户均11万元,已经成为带动居民创业就业的重要渠道,“政府应该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突破发展瓶颈。”
刘凌云表示,除了连续3年每年发放3000元创业补贴,对于创业者,政府还提供8万元的贴息贷款。同时街道层面各显神通,礼嘉街道组织成立“以农就业”协会,投入风险基金30万元和工作经费10万元,引导农民“抱团”闯市场。叶腾平介绍,街道办事处还不定期走访创业户,请农技专家现场指导,“我们准备搭建平台,引导大家探索蔬菜直销模式,赚取销售环节的利润。”
已有26户以农创业户的人和街道,准备在“十二五”期间再发展50户。为此,街道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以农创业工作,还成立以农创业互助协会,对以农创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此外,每年向以农创业所在地政府给予一定包干工作经费,“润滑”当地政府与创业者的关系。
“娘家人”的援手,让马启义、李健波感受到了温暖。前不久,人和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潘世品专程跑到平滩镇政府,帮他们奔走,把电线接到了鱼塘边。今年气温升高前,加氧机终于转了起来。
4月26日,潘世品再次来到泰安村。中午的阳光下,他和李健波坐在池塘边,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说实话,我们投了那么多,已经停不下来了。”李健波盘起腿,搓着裤脚的泥点,对着鱼塘发了会儿呆。忽然,语气又轻快起来:“现在城市发展这么快,蔬菜肯定有市场,只要挺过了眼下的困难,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