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毛泽东(右一)与弟弟毛泽民(左二)、毛泽覃(左一)和母亲文七妹合影
她们都是普通的母亲,但是正是她们,默默无闻地成就着领袖们光辉的事业。
损己利人的毛泽东之母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1867年出生于湖南湘乡县唐家坨的一个富裕农家,18岁嫁到韶山冲,成为农民毛贻昌的妻子。1893年始,她相继生下了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
文七妹没念过书,但忍耐、慈悲、布施,这些佛教思想在她身上有鲜活反映。毛泽东曾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损己而利于人的人。我母亲正是最后一种人。”
母亲的美德对毛泽东影响极深,毛泽东从小就极具同情心。毛泽东八岁时开始在私塾读书,一天,他向母亲提出要带着午饭到学校吃。母亲以为儿子为了节省往返的时间多读点书。可连续几天,文七妹发现儿子带的午餐一次比一次量多,但是晚上回家后依旧显得很饥饿。她担心儿子得了怪病,便盘问毛泽东。毛泽东只好如实说:“我们私塾新近来了一个叫黑皮伢子的同学,他没有午餐吃,我就带午饭去和他匀着吃。”文七妹没有责备儿子,反而非常欣慰。此后,她总是给儿子准备两个人的午饭。
1919年,母亲患腮腺炎。当时毛泽东在长沙读书,他急忙把母亲接到省城治疗,可母亲还是离开了人世,终年53岁。母亲去世以后,毛泽东专门写了一篇《祭母文》,镌刻在韶山冲他父母合葬墓的右侧石碑上。《祭母文》中写道:“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致,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心存表里。”
正是文七妹那种忠厚贤慧、勤劳简朴的品德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给了他一副眷爱天下穷苦人的心肠”,母亲成了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寄钱给生活困难的父老乡亲和师友,邀请他们到北京叙旧。而他自己则生活相当俭朴。
贤良的朱德母亲
朱德母亲画像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中共中央送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刘少奇、周恩来的挽联为“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朱德的母亲钟氏生于1858年,一共生了13个儿女。家里生活很苦,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朱德母亲对孩子管束很严,朱德刚四五岁,就跟着母亲干家务活。长大后,朱德要离开故乡参加革命,母亲不但不反对,还给了朱德许多安慰。
朱德一生无论做事做人都深受母亲的影响。他常说:我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30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母亲又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朱德后来转战川滇,以后又参加共产党,20多年未回过家乡,母亲不断写信鼓励朱德在外面做大事。抗战后,朱德只寄了几百元钱回去,母亲仍然继续劳动,并不依靠八路军、共产党为她养老。
成就一代伟人的周恩来嗣母
周恩来的嗣母陈氏
周恩来的生母万十二姑性格开朗,她读过私塾,处事公正,有同情心,深受全家敬重。因小叔子新婚不久就重病缠身,万十二姑为了让弟妹有所寄托,便将不足周岁的长子周恩来过继给弟弟。嗣母陈氏22岁丈夫故亡,身边只有周岁的婴儿相伴。陈氏出身书香门第,能诗善画,她把才智、理想和全部的柔情爱意都寄托在了牙牙学语的恩来身上。周恩来10岁那年,死神夺去了他两个母亲的生命,然而母亲们身上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与良善,却滋润了少年恩来的心灵。
1918年1月2日,周恩来旅日期间写下了情深意切的《念娘日记》:“我把带来的母亲亲笔写的诗本打开来念了好几遍,焚好了香,静坐一会儿,觉得心里非常的难受,那眼泪忍不住的要流下来。计算母亲写诗的年月,离现在整整的二十六年,那时候母亲才十五岁,还在外婆家呢。想起来时光容易,墨迹还有,母亲已去世十七年了,不知还想着有我这个儿子没有。”
成为共和国总理之后,周恩来还多次说过:没有母亲的爱,我不会走好学的路。嗣母终日不出门,我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学来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我的性格也有她的一部分。
14岁的周恩来曾奋然命笔,写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了解周恩来的人都会不禁发出相同感叹:岁月的流逝,只能夺去周恩来的青春和乌发,但他一生始终是面净、发整、衣挺、纽结、头正、肩平、胸宽、背直、不傲、不暴、不怠,待人和蔼可亲,这毫无疑问得益于周恩来家庭和学校的教育。
为邓小平一生鞠躬尽瘁的平凡母亲
邓小平、卓琳和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左)在一起
邓小平的生母姓淡,虽家教好,但并不曾读过书。淡氏婚后一年生了一个女儿,两年后,陆续为邓家生了二子。1904年的8月22日,长子邓小平就在邓家的期盼中来到这个世界。母亲主张让儿子读书,并赞成把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新思想。邓小平12岁时,母亲病故,终年42岁。邓小平常常回忆说,母亲最疼爱的是自己,正是母亲的引导,才使邓小平立志离开家乡,去法国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我们在一些照片中见到的与邓小平晚年生活在一起的继母,是夏伯根。她是邓老爷子的最后一位妻子。
建国之初,邓小平日理万机,家中事务全由夏氏料理。夏氏最大的功劳是在邓小平文革蒙难时期。那时,她成为邓家至关重要的人物。第一次蒙难,邓小平孩子尚小,她像只老鹰一样,用翅膀呵护着这群受到歧视的小鸟。邓小平下放江西时,提出要带这位老人一同去。在邓小平的饮食生活里,一是酒,二是豆瓣酱,但当时缺少供应。可这没有难倒夏氏,她同卓琳反复试验,终于做出了邓家的酒和豆瓣酱,也为邓家在下放的生活里添加了一道佐餐。
夏氏把一生献给了邓家。当邓小平晚年住在医院时,她得不到他病情的音讯,就不断问孩子们:“宝忠回来了吗?”张宝忠是邓小平形影不离的老警卫。她知道只要张宝忠回来,小平就没什么大事。突然有一天,张宝忠回来了,带回的是邓小平逝世的消息,老人的头发一下白到发根,从此,她突然感到身体再无气力。老人90余岁谢世,只留下一个名字叫夏伯根。
(鲁先圣 《新湘评论》)